您的当前位置: 抑郁性神经症 > 预防治疗

今日重阳丨

本文字数+|阅读预计需要5min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祝老人健康长寿

愿家人幸福安康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小编想和大家聊聊老年抑郁症有关的问题。医院老年人抑郁症患者并不少见,而且与其他群体不同,老年人的心理疾病具有隐匿性,他们一般不会主动表达“心情不好”,而会反复诉说各种躯体不适,到医院做各种检查并没发现明显异常。目前正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刘某是一名退休教师,和老伴一起携手走过了四十多年,感情甚笃。但去年,老伴生病去世后,原本开朗幽默的刘某,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整日闷闷不乐,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身体也开始报警,时常腰酸背痛却又查不出什么原因,后来家人带老人来我院看诊,被确认为老年抑郁症。我院给予抗抑郁治疗一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腰酸背痛感基本消失,也有精神做一些日常活动。提起抑郁症,我们第一个想到团体是年轻人,是哥哥张国荣,或者崔永元、马思纯那样的明星。但大多人不知道的是,老年人也会得抑郁症。而且,老年人本就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事实上,这是一个数量庞大的患病群体。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就表示,60岁以上老年人患抑郁症的几率,保守估计在10%~15%之间,甚至在某些特定范围内高达45%。年9月,国家卫健委出台了一份《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在上面,老年人被列入抑郁症重点高发的人群之一,其他还包括青少年、孕产妇以及高压职业从业者等。

「老年期抑郁障碍」,是指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出现的抑郁症状,这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不仅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也增加照料者的负担。

老年期的抑郁障碍不仅包括抑郁症,还包括其他疾病学分类中的抑郁发作。

如情绪低落、长期焦虑、思想和行为的迟滞以及其他的躯体不适症状等,都是老年期抑郁症的外在表现。

然而这个公共卫生问题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达到足够重视。虽然近些年,大众对抑郁症的认知提高了不少,但老年群体的抑郁障碍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像上述案例刘某一样,家人对其抑郁情绪没有重视,随着时间推移,老人病情逐渐加深,直到确诊。

老年人为何会很容易患上抑郁症呢?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内心的丧失感几乎起着决定性因素。这是一种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心理,在多方面共同起着作用。

内心价值感丧失:

每天朝九晚五、习惯了伴随着上班而来的生育,教育,社交等活动,会产生价值感上的愉悦体验,而一旦退休,再加上儿女的远离,老人几乎都很闲,会产生一种社会和孩子不需要自己的价值感缺失心理。

身体健康的丧失:

伴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生理机能的退化,三高、糖尿病、心脏问题、血管问题、关节问题等诸多慢性病便找上门来,除了造成身体的不便,更导致一些生活上的不便,负性情绪开始增长。

亲朋好友的丧失:

时间最为无情,随着父母、伴侣以及亲友的渐渐离去,老人的悲痛体验及焦虑等想法一点点增多,也会引发抑郁。像刘某,因为老伴的离世,在失落情绪中无法自拔,加上家人的疏忽,最终患上抑郁。

经济退行的丧失:

退休后老人如无收入来源,能用来生活的只剩下先前的积蓄和为数不多的退休金。随着年纪越大,身体状况日下,老人更没有能力挣更多的钱,也会引发无奈和无助感。世卫组织还指出,近年来抑郁症发病率的高峰开始出现在老年人群,其中55-74岁的女性患病率已超过7.5%,比同龄男性还高2%。越来越多老人开始受到不同程度抑郁症的困扰…此外,老人的抑郁障碍还跟生活中的重大变化有关,如伴侣突然去世等。其实,只要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dhu.com/yfzl/138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