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二、初诊接待中的注意事项
三、摄入性会谈的工作程序
四、摄入性会谈避免提问失误
五、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
六、会谈内容选择原则——该案例从哪方面入手
七、了解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
八、摄入性会谈注意事项
九、不得乱用心理测验。
十、临床资料整理归纳模式
十一、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
十二、心理咨询包括的基本内容
十三、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咨询关系?
十四、共情的重要性
十五、共情缺乏导致的障碍
十六、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应当注意
十七、针对求助者的咨询,应怎样划分咨询阶段,并说出其中的内容。
十八、确定咨询目标的程序
十九、不同的心理咨询流派有不同的
二十、咨询时怎样制定咨询目标?(10分)
二十一、如何制定咨询方案?
二十二、作为咨询师,如何向该求助者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二十三、参与性技术
二十四、影响性技术
二十五、使用面质的注意事项
二十六、简述阻抗的表现形式和原因。
二十七、应付阻抗的要点
二十八、沉默的类型与沉默的处理
二十九、多话现象的原因
三十、咨询效果评估的维度(06、11)
三十一、影响咨询效果评定的因素
三十二、心理咨询各种有效方法的共同因
三十三、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
三十四、心理咨询的效果何种机制起作用?
三十五、心理咨询个案所包括的各项内容:
三十六、咨询对象一般应具有的特征有哪些?(适宜的求助者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三十七、咨询师与求助者不匹配的情况有哪些(判断求助者是否适合自己咨询)
三十八、若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不匹配,应怎样处理?注意些什么?(10分)
三十九、咨询师怎样进行转介?在无法实现匹配的情况下转介
四十、非理性观念主要特征
四十一、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社会性因素、心理因素
四十二、阳性强化法
四十三、合理情绪疗法
四十四、系统脱敏法注意事项
四十五、冲击疗法注意事项:
四十六、厌恶疗法注意事项
四十七、模仿法
四十八、生物反馈法注意事项:
四十九、求助者中心疗法注意事项:
五十、如进行远期疗效评估,请说出其步骤和主要内容(10分)
五十一、确诊为精神分裂症诊断的一般特点如下:06、5)
五十二、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
五十三、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五十四、抑郁性神经症需做哪些鉴别诊断?
五十五、疑病性神经症应和哪些诊断相鉴别?
五十六、人格障碍类型及特点:
一、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1.应有仪态,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
2.礼貌接待方式:使用礼貌语言,态度平和诚恳,据实际运用。
3.提问时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向求助者说明是否能提供帮助。
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反复申明保密原则,说明保密例外。
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性质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
7.说明求助者责任、权利与义务:三责任、四权利以及四义务。
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那种咨询方式
二、初诊接待中的注意事项
1、避免紧张情绪2、语言表达。语速适中,避免使用方言,若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外延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咨询者不能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和做任何承诺5咨询时的仪态
三、摄入性会谈的工作程序
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1.根据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4.上级咨询师为进一步着呢段而下达的会谈目标。5、确定会谈的内容与范围。
确定提问方式;
倾听;
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
对会谈内容分类;结束会谈
四、摄入性会谈避免提问失误
(1)避免“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含义对求助者有强烈暗示性。(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因这类问题具封闭性,咨询师获取信息受限制。(3)避免多重问题。这类问题表现出咨询师缺乏训练,使求助者不知所措。(4)避免修饰性反问。这种反问后果对求助者毫无好处,使会谈陷入僵局。(5)避免责备性问题。此类问题对求助者产生很大威胁感,立即引起防卫。(6)避免解释性问题。咨询师表达自己看法,不利于推动求助者自我探索。
五、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
1.造成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求助者可因为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六、会谈内容选择原则——该案例从哪方面入手
1.符合求助者能力兴趣。2.病因直接间接针对性。3.有利于探索深层病因。4.有助于鉴别诊断症状。5.有利于帮助改善认知。6.有利于个性矫正发展。7.会谈法具相应有效性。
七、了解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
1.外表和行为2.会谈过程中的语言特点3.思维内容4.认知过程及功能5.情绪6.灵感与判断
八、摄入性会谈注意事项
1.态度保持中性:不可暗示诱导以免丢失客观信息。2.提问避免失误:不能随便提问以转移求助者谈话。3.绝不讲题外话:除提问和引导语外,不讲题外话。4.扭转会谈内容:不以指责性语言阻止求助者谈话。5.不给绝对结论: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结论。6.诚恳结束会谈:不能生硬话语结束以免引起误解。
九不得乱用心理测验。
1.目的不明确,依据不充分地随意使用。
2.单纯依据心理测验结果,不与临床表现相对照,片面地给出诊断和制定矫治措施。
3.未查明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可靠性(信度、效度)以及常模的时限便在临床上使用。
4.在诊断目的以外使用心理测验。
5.不按程序要求和操作规定实施心理测验。
6.超出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功能,主观地对心理测验数据和结果进行解释。
7.使用盗版软件实施心理测验。
8.将直接翻译未经修订的测验工具用于临床。
十、临床资料整理归纳模式
1.一般资料:
人口学、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内心世界。
2.个人成长史:按社会心理学分期,给出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生活情况,婚恋史、疾病史,既往重大事件及现在评价。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一直写到求助时。必须明确家庭教养方式,性萌动体验及处理方式,退缩、回避、攻击行为。
3.目前状态
1.精神状态;按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模式、人格特征方面依次填写。
2.身体状态;睡眠、饮食、头痛、性功能失调等,躯体疾病、异常感觉。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1)工作学习效率:活动效率下降,因病无法工作、学习而考勤不全。(2)社会交往状况:社交能力受损,接触不良,同事、同学关系不和。(接触不良是人际关系不好)
4.心理测量;(1)求助者是否做过心理测量。(2)心理测量目的及测量结果。
十一、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
1、过分随意的交谈、咨询师的倾向性很可能给患者形成暗示,造成求助者的自我评价和环境判断的失真,这对所获资料有重大影响;2、同一个咨询机构中,收集资料者如果也是后来的决策者,那么,咨询师的早期印象可能影响最终诊断和咨询决策。3、资料的收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求助者经常会出现阻抗或言不由衷的情况。4、对初期印象和后来新资料之间的矛盾,假若处理不当,会影响诊断与咨询。
十二、心理咨询包括的基本内容
建立关系、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实施咨询、评估结果
十三、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咨询关系?
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任何心理咨询学派的理论与方法,都必须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平台,所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
咨询关系的建立受到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双重影响。就求助者而言,其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以及对咨询师的反应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咨询关系。就咨询师而言,其咨询态度对咨询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⑴对求助者表达尊重。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意味着一视同仁,意味着以礼待人,意味着信任对方,意味着保护隐私,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⑵营造热情、温暖的氛围。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
八、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怕被人遗弃,常感到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
三、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的体验过程。按强度分为:
一般单一生活压力(3分)、
叠加性压力,又分为同时性和继时性叠加压力
破坏性压力(3分)
四、灾难综合症的阶段及特点是:
1.惊吓期:对创伤和灾难丧失知觉,类似“失魂落魄”,事后往往不能回忆(1分)。
2.恢复期: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症状,经常向他人诉说自己的遭遇。
3.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1分)。
五、急性应激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鉴别点是:
1.发病时间不同:
ASD在创伤数分钟或数小时就可出现,
而PTSD可延时数月至半年发生。
2.症状表现程度不同
ASD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感知迟钝等
PTSD主要表现为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面临类似灾难境遇感到痛苦,对创伤性尽力的选择性遗忘,一般不出现意识障碍。
3.预后不同(1分):ASD一般恢复良好,PTSD有时长时间不能恢复。
六、神经症主要特点
1.精神衰弱
与神经易兴奋相联系的神经易疲劳
神经症状: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
常见生理特征:睡眠障碍、头部不适、个别内脏功能轻度或中度
2.焦虑性神经症
焦虑的情绪体验;焦虑的身体表现(运动性不安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3.疑病症神经症
对健康过虑;对身体的过分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
幼儿期—目标,童年期—能力,青少年期—诚实,成年早期—爱,中期—关心,晚期—智慧
幼儿期思维特点:1.具体形象性思维2.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童年期思维特征:1.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2.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质变)
少年期思维特点:1.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2.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青年期思维特征:1.二元论阶段2.相对性阶段3.约定性阶段
中年期思维特点:1.现实性、灵活性和智慧性2.辩证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童年期记忆策略:1.复诵2.组织3.系统化4.巧妙加工策略(联想、谐音、拆分、重组)
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社会性退缩,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紧张症性行为。
对心理异常现象,精神分析理论解释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性的冲动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人的心理异常是由固着、焦虑、压抑造成的。
对心理异常现象,人本主义心理学解释
马斯洛存在焦虑(基本焦虑)存在和责任冲突
情绪障碍:
焦虑:客体性(原发的、继发的);神经性焦虑(意识不到的,阻抑于无意识里的);道德性
关于神经症
1、神经衰弱:患者有易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睡眠障碍、多梦易醒、注意力难以集中、
精神易疲劳和效率低的症状。头部不适感,个别内脏功能轻度或中度障碍。
2、焦虑神经症:(1)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惊恐发作):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情境、发作不可预测;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表现强烈的恐怕、焦虑及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症状;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2)广泛性焦虑:这是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担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
虑症。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肌肉紧张,运动性不安;
3、恐惧神经症:特点: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2.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3.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种类: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特殊恐惧症
4、强迫性神经症:以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又称强迫症、强迫性障碍。
5、疑病神经症:主要特征:对健康过滤;对身体过分注意;感觉过敏和疑病观念。
6、抑郁神经病:必要特征:心情低落。至少持续两周以上才能诊断标准。
六个表现:1.兴趣减退甚至丧失;2.对前途悲观失望;3.无助感;4.感到精神疲惫;5.自我评价下降;6.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好。
拓展阅读:
社会心理学经典语录
“心理学+”的时代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95后婚姻观:选择伴侣最看重的不是有钱,不是外表,而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