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更容易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相,这个社会对于抑郁症的很多误解,都是因此而来。
误解一:青少年更容易得抑郁症
每当我们看到一个年轻的生命因抑郁而离开这个世界,都会感到惋惜。悲痛感会使记忆在脑海中烙印得更加深刻。通过记忆的筛选,我们看到更多罹患抑郁症的年轻人。
年轻人的情绪不稳定,更自我中心,对挫折抵抗力差,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很多国外研究也显示,青少年阶段是抑郁症发病的高峰时期。
但在中国,抑郁症是不折不扣的“中老年疾病”。省精神卫生中心-年度调查数据显示,40岁以上的人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广西省年的调查显示,55-65岁和75岁以上是抑郁症发病率的两个高峰。湖南的流行病调查数据显示,35岁以上各个年龄组抑郁症的发病率都较年轻人有明显提升。
年,济南市历城区一八旬老人患抑郁跳井轻生。(图片来源:网易)
“想不开了”、“活腻歪了”的中老年人比比皆是,抑郁已经成为他们处世哲学的一部分,没人觉得他们有病。
误解二:男性和女性的抑郁症发病率差不多
每年都有新的研究证明,女性更容易抑郁。但总有人谨慎地提出:是不是男性有抑郁症更难被诊断出来?是不是男性更难发现自己的抑郁症状?是不是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过于女性化?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可以推翻这一结论。这是一个无法忽视的数字:女性的患病风险至少是男性的两倍以上。从青春期开始,女性的抑郁症发病率就远远把男性甩在后面。这个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大。
上海一疑患抑郁症女性携子轻生被消防人员阻止。(图片来源:网易)
男性和女性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但是男性更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饮酒,赌博,吸毒,不是抑郁。
误解三:都市的喧嚣让人抑郁
有人认为,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精神信仰,这是抑郁症的真正根源。只有放下物质追求,远离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自然环境恶化的都市,人们的身体和心灵才能恢复活力。
这种观点也有例证,在世界头号发达国家美国,抗抑郁药已经成为各年龄段人群生活中第三大常用药品,在18-44岁人群中则是最常用药品。
很多年轻人选择“逃离北上广”。于是,处地偏僻的大理、丽江、拉萨、墨脱成为了都市青年的回炉基地和精神再造中心。
“是不是对生活不太满意……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已经成为了都市青年的疗伤圣经。(图片来源:电影剧照)
不过,如果真正地离开城市,Ta们将看到并不美好的田园生活:在中国,农村才是抑郁症的高发地。
在年国家的健康普查中,抑郁症在乡村地区发病率要显著高于城市人口1个百分点(乡村6.1%,城市5.2%)。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调查了青海、甘肃、山东、浙江四省的心理健康状况,农村地区的抑郁症患病率是城市的1.4倍。中南大学在湖南浏阳市开展的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农业劳动者的抑郁症患病率是其他职业人群的接近2倍。广西、广东、浙江、山东等地的调查中也得到类似的结论。
事实上,想要真正搞清楚,在中国农村究竟有多少人抑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90%以上的农村抑郁症患者首次就诊都是在县乡镇卫生院的非精神专科。能够成功检出抑郁症的只有不到20%。
在湖南浏阳调查的例抑郁症患者中,只有5例就诊过精神科,其中正确诊断为抑郁症并接受精神药物治疗的有3例。有例患者从未接受过任何治疗,他们是真正沉默的大多数。
这些来自贫困落后地区的抑郁症患者,可能根本不知道抗抑郁药为何物,只能靠着残存的求生信念撞大运。有1/5的患者曾经找过巫医神汉画符,求神水,驱除魔怔;有一半以上的人在求神拜佛。研究发现,有过更多迷信求助行为的患者,更有可能得到真正的救治。因为病急乱投医,总有可能蒙到对的。要是连佛也不拜,那就真的是坐以待毙了。
“如果不是为了家庭和孩子,我也许早就去死了。”身患抑郁的李铭(化名)常用这句话表达对孩子的爱。(图片来源:新浪)
为什么这些朴实的人,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呼吸着纯净的空气,吃着自己种的粮食,每天拥有大量的户外时间,却依然不能摆脱抑郁?
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凯博文教授(ArthurKleinman)是文革之后第一批进入中国的外国学者。他的研究笔记后来整理成书,题目为《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现代中国的抑郁、神经衰弱和病痛》。
书中提到,“对于抑郁症来讲,还有更宏观的决定因素,人类不幸的社会根源导致了绝望、去道德化、自认失败的人格和处境”。30多年过去了,这句话依然是对的。
凯博文还认为:权力导致的资源分配不平等,将特定的人群暴露在最大的社会压力之下。
老人们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又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女性在婚姻、职场中遭受更多的暴力和歧视;穷苦的人因为生计困难滋生出更多的无助和绝望感。
大城市里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收入的抑郁症患者,得到了更多的曝光和天津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