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抑郁症之后,人们常常问及这样的问题↓↓↓
“我去看病,跟医生说自己过去几周情绪低落、不想做任何事,然后医生就给我开了抗抑郁药。关于做心理治疗,他只字未提。可是,我是否需要做心理治疗呢?它是否管用?我服药已经三周了,病状依然没有改善。”
答案是:几乎对于每个患抑郁症的人来说,心理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治疗组成部分。不建议做心理治疗的医生,要么是不了解心理治疗,要么是将病人的幸福与健康置之不顾。
不相信吗?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通讯》杂志就发表过一篇很好的文章,该文章总结了药物与心理治疗联合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是:与单独进行某一种治疗相比,服药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患者康复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大量研究证据表明,心理干预,尤其是认知行为疗法(CBT),具有与药物治疗同等或比它更好的治疗效果。即便是对于重度抑郁症,对于改善患者的植物神经症状、提升其社会适应性,都是如此。而在纵向跟踪研究中,或当研究采用患者评分的测量方法时,心理干预的效果更能得到突显(Antonuccio,)。
耶鲁的精神科学家(WexlerCicchetti,)进行的一次元分析研究发现,当综合考虑流失率和治疗成功率时,单独进行药物治疗的效果要远差于单独进行心理治疗以及药物与心理联合治疗。(注:元分析研究是对现有实证研究的再次统计,从而进一步获得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更宏观、复杂的文献综述。)
该综述得出的结论是:假设有人患了重度抑郁,那么单独进行药物治疗的话,将有29人康复;单独进行心理治疗的话,将有47人康复;而进行药物心理联合治疗的话,也将有47人康复。另外,对消极结果(包括流失或无效)的预期是:如果单独进行药物治疗,流失/无效人数为52;单独进行心理治疗,流失/无效人数为30;而如果进行联合治疗,流失/无效人数为34。这一元分析认为,单独进行心理治疗应该成为治疗抑郁症的首选方案,我们不应将患者置于联合治疗中,这种治疗既需要不必要的消费,又包含副作用。
另外,很多研究都得出了一致的发现:药物治疗具有较高的流失率——要么是因为副作用,要么是因为没效果。这些患者是治疗中的失败案例,只是在他们的研究中,研究者并没有报告这一数据而已(KaronTeixeira,)。
很多时候,你会听到医生和研究人员讨论,“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是这一领域内研究的“黄金标准”。这样的谈论要么是对客观事实的忽视,要么就是太天真了。SeymourFisherandRogerGreenberg()及其他研究人员发现,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其实并不“盲”。由于药物副作用明显,80%以上的患者能够觉察到他们服用的是提高精神活跃度的药物还是安慰剂,同病房的患者也能看出来,护士与其他人员也是知情的。在一些研究中,唯一不知情的就是负责开药的医生,而在另一些研究中,这些医生也和其他人一样知晓病人的情况(KaronTeixeira,)。
Greenberg,Bornstein,Greenberg,andFisher()进行了另一项元分析研究,对22项对照研究(被试量为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只比惰性安慰剂有效,而且只有通过医生评分的测量方式才能证明有效,患者评分是无法证明这一点的。因此,该研究严重质疑了人们之前宣扬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的疗效——如果患者在对照实验中都不能报告药物具有良好效果,那么人们一定会对抗抑郁药这种传统治疗方法产生怀疑。另外,较新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例如百忧解、帕罗西汀及舍曲林)也未被证实有更好的效果(Antonuccio,)。
如果采用活性安慰剂,病人和精神科医生便都不知情,此种情况下的实验数据显示,药物效果并没有显著好于安慰剂的效果。更别提,抗抑郁药物会使患者产生耐受性,导致抑郁复发。大多数患者都相信,如果不服药,他们的感受会更糟(KaronTeixeira,)(因为在心里上产生了依赖性)。
众所周知,证实一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时间长达几年,且需要经过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审批通过。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尽管这种实验的被试量很大,但患者服药的时间却远少于临床上的服药时间。
例如,百忧解的广告宣传的是这种药在认证前临床试验中对10名或名患者进行了干预。然而在所有的对照试验中,只有名患者服用了百忧解,且该试验只持续了六周(BregginBreggin,)。在提交的所有的认证前试验数据中,86%的患者服用百忧解的时间少于三个月。几千人中,只有63人的服用时间不少于两年——而这才是临床上服药的方式(KaronTeixeira,[48])。
以下对文中的一些重要观点进行了提取和整理↓↓↓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是常用且被优先选用的治疗方式。这可能是现在最普遍的治疗方式了,而且绝对是一种正确方式,因为,它被很多研究证明是有效的。不要反对有关抑郁症治疗的专业建议,除非你首先和专业人员进行过讨论。抑郁症尤其如此,宁可保守治疗,也不要事后后悔。
心理治疗应该是治疗抑郁症的第二优选方式,无论症状与严重程度如何。这并不是某一个个案研究得出来的结论,大量元分析研究都得出了这个结论。(没有一个研究,即便是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关于抑郁症的研究,能在治疗效果方面得出深远广泛、可推广的结论,因此研究人员更倾向于进行元分析研究。)
仅进行药物治疗则应该是你最后的选择,只在你无计可施时采用。尽管服药可以在短期内缓解抑郁症最表面的症状,但以上提到的元分析和大量研究都表明,药物治疗的长期效果并不好。
每一次开始或停止服用某种药物之前,都要先咨询你的医生。本文旨在对读者进行科普,每位患者的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
服用精神类药物的人们最好要知晓药物的副作用。关于这一点,可以去咨询医生或阅读药物说明。另外,还可以买一本药物手册,这种书在大型书店的药物专区有售。或者,还有一些书籍介绍的是药物审批中的政治及非科学因素,阅读这些书,更全面的了解相关过程,也许会从中获益。
该文章的第一版在网络上发布后,研究者又进行了更多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第一版的结果。例如,政府进行的大规模“抑郁症的序贯治疗(STAR*D)”研究发现,大多数人需要在服用两到三种抗抑郁药之后,才能获得有效缓解。而英国的《NICEGuidelinesforDepression》也强调,对大部分人来说,在多种抑郁症的治疗中,心理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鸭梨说抑郁症到底怎样才能治好?关于这个问题,本文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而小编想说的是,鸭梨针对抑郁症治疗的理念与本文作者的观点简直如!出!一!辙!啊!
治疗抑郁症,不能只吃药!不能只吃药!不能只吃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啊!
治疗抑郁症请结合吃药+心理治疗!所以,小编在此也提醒广大患者和家属:请一定要重视心理治疗!
为了贯彻这一科学的治疗理念,鸭梨现已推出针对抑郁症患者及家属的高端诊疗一站式服务,为广大患者提供涵盖医学诊断、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的最专业、全面的医疗资源,通过最有效的途径帮您缓解痛苦、排忧解难!
详询请拨打服务热线,鸭梨将为您奉上最贴心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