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匕
内含27分08秒课程语音,请在wifi下收听,土豪随意
阝勹
有哪位老师在讲微课的时候还要人在旁边提醒他该说:“你好”的?有哪位老师怕学员们体验不好,一直抱歉的说这是自己第一次讲微课?有哪位老师在78岁了还能那么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
有!!那就是——78岁的毕希名教授:青岛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名誉会长,著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家,青岛大学医学院教授,原医学心理教研室主任,临床个案经验2万多小时。
瀚思心理非常荣幸邀请到毕老师为我们分享《如何识别产后抑郁》,接下来就是微课文稿(字数有点多):
各位朋友好,晚上好,今天我和大家来讨论一下关于产后抑郁的问题。抑郁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状态,抑郁症,大家也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这样一个疾病。抑郁症的危害性,在于它有很高的自杀率。可以这样说,在所有的疾病当中,它的自杀率最高,比癌症都高。得癌症的人,实际上还在试图延长自己的生命。而抑郁症,往往是自己千方百计的想死。世界联合国卫生组织预测到年,抑郁症将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第二个大杀手,名副其实的杀手。很多人呢包括一些名人,如海明威,如英国的前首相丘吉尔都得过。丘吉尔说,他得的就是有一条黑狗在陪伴着他,我们国家很有名的主持人,崔永元也得过。
今天我们讨论这个题目,是因为对于产后抑郁来说,第一,它很常见,它的发生率大概要占产妇的1/3。第二,它更直接涉及到母子两代人的健康和安危,它不只是一代人,两代人。第三,正确认识产后抑郁,对我们解决问题很有帮助,今天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是希望我们能够正确地识别它,即使这个病不可以防。大家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悲观,但这是事实,也可能我们不能预防它,我们可以治疗它,我们可以解决它,所以我们还是积极的,而且相对于其他的抑郁症来说,产后抑郁还是比较容易识别的。所以我认为对产后抑郁第一可识别,第二有对策。所以我们今天晚上讨论的这个目的,主要是避免或减少类似的悲剧继续发生。
那么如何识别呢?首先,我们谈一下抑郁的种种表现:心情不好,这是必须有的症状,而其他,我下边所罗列的症状呢,表现就不一定完全一致,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或者是各种的程度,这都是有区别的。我归纳了一下,大概抑郁除了心情不好这个必须有的症状以外,还会有其他的一些症状。我归纳了大概有以下5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没有动力,或者说失去了动力。表现为无兴趣、无意义、无价值、没动力了。第二个方面的症状就是自我评价很低,还不是一般的低。他常常认为自己呢,是一无是处。虽然在别人看来呢,他可能是个很成功的人士,但他自认为一无是处,所以就会有自卑、自责、自罪、内疚、不自信。你看都和自己的评价有关系。
三个方面的症状就是全身心的疲惫感,身体方面感觉到疲惫不堪。老百姓所说到了,油瓶子倒了不去扶,不是不想扶,是感觉到没有能力扶。老太太织毛衣,毛衣针掉到地下了,就自己觉得没有力量去捡这个毛衣针,疲惫不堪。心理功能下降,表现为思维不灵活了,记忆力不行了,心理功能就知情意,这方面都不行,这是第三个方面。第四个方面呢,就是睡眠、食欲和性欲的改变,比如说有的睡眠减少,但是有的也会嗜睡,有的食欲下降,但是有的也会食欲亢进,有的性欲下降,但是有的也会性欲增加,所以呢,我这说的是睡眠、食欲和性欲的改变,让你感觉到他和正常和从前不一样了。
第五个方面就是这个病,它是有自知力的,他自己知道,所以这个和精神分裂症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讲过嘛,精神分裂,它是没有自知力的,他不承认自己有病。抑郁症不是,抑郁呢他自己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是他感到没有力量,没有能力去改变。因为有这5个方面的症状,所以呢,得了抑郁症的人呢,他会有活不下去的感觉,活不下去了,很痛苦,所以会形成自杀的观念,甚至付诸实施,不光是有观念,甚至就付诸于行动。而且有时候会出现扩大性自杀,就是不只是他一个人死还会连累到别人。
比如说产后抑郁,咱们看到这个例子,那就属于扩大性自杀,就不只是她一个人死,她还连累别人死,北京有个老太太得了抑郁症,专家们给她诊断了抑郁症而且有自杀的倾向,就告诉她家人说:“你们老太太啊,我们诊断是抑郁症,而且有自杀的倾向,所以回家你们肯定把她看好。”回到家里以后呢,他们家的人就百般的防范,一切能够自杀的那些手段都进行了防范措施。
老太太听说了邻居家的一个姑娘,二姑娘生了孩子了,回娘家坐月子,她听说了,她就和她家里人说:“唉哟,邻居家那个二丫头生孩子回娘家坐月子了?”家里人说“对呀”,说:“生了个什么小孩啊?”“生个小女孩”“哦,那我去看看行吗?”家里人觉得很高兴,因为感觉到这老人啊,对生活有兴趣了,想去看看,说好吧,就带她去看,结果她趁人不备,就把这个没满月的小孩就掐死。大家真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孩子还没出月子,有什么过错能招致这个凶手,到了司法部门就审问她说:“你为什么要残杀无辜?”她很平静地说,“这会儿我该死了吧?”
举这个例子呢,这就属于扩大性自杀,就大家能想到得了抑郁症的人,他那种要死的那种愿望是有多么强烈。这是我们为什么说抑郁这个状态,我们要特别注意,就是因为它里边有一种叫抑郁症。对于抑郁这个情绪状态呢,就是我们在操作上大家比较难区分的就是到底是抑郁症还是神经症当中的抑郁,我们叫抑郁性神经症,还是呢,抑郁性的人格。大概我们再具体来讲呢,就这3个,我们稍微分一下。
刚才我说的抑郁症,我们要诊断抑郁症呢,就这12个字,请大家记住叫:“心情不好,天天如此,连续两周”。因为,作为抑郁来讲,它是一个情绪,作为情绪来讲呢,基本的情绪就是喜悦、悲哀、恐惧、愤怒,这是4种基本的情绪。一开始我就说过了,抑郁是个复杂的情绪。基本的情绪呢,就是小孩出生不久就会有,但是随着个体的发展,情绪的表现会越来越复杂,正常人肯定会有情绪,人非草木,岂能无情。
我们判断正常人的情绪表现,我们把握3个原则:有因而发、表达适度、持续的时间合理。一般的情绪,刚才我们说的喜悦、悲哀、恐惧、愤怒,它一般来讲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比如说我们会发现可以破涕为笑,就是刚才还哭着呢,但是一会儿也可能就会笑起来。
但是抑郁这种复杂的情绪,它通常来讲,持续的时间就要比刚才我们说的基本的4种状态就要长一些。那么长的多少呢?刚才说的作为抑郁症来讲,超过两周就够了,但是它有个条件就必须是天天如此。我举个例子,你比如说下雪这个事儿尤其在南方,大家期盼下一场雪可以堆雪人,可以打雪仗。下了,大雪来了,大家很高兴,一天、两天、三天,你可能就不是太方便了,就会造成交通的阻塞啦,生活的不便了。假定连续下雪半个月,那就叫暴雪成灾。
抑郁也是这样,短时间的垂头丧气,短时间的心情不好,如果能找到原因,这都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说失恋、亲人的去世导致的情绪不好,甚至可以抑郁,除了悲伤以外,可以抑郁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是有因而发,并且持续的时间呢,也是可以稍微长远的。
国外有研究,配偶去世,我们叫丧偶,丧偶者悲伤的情绪甚至可以出现抑郁。持续的时间可以一年,可以超过一年半,咱们就说,唉呀,他很难走出来,要比较长的时间。这个呢大家有时候也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呢,在这一年或者一年半的时间,他不至于是天天这样,但是抑郁症不是,我们一定要掌握的是天天如此。心情不好,天天如此,超过两周,这个就要考虑是个病,叫抑郁症。那具体来讲呢,就是刚才我说的那些症状,那五组症状,并且可以有自杀的观念,甚至付诸实施,大概统计百分之十七八有自杀的这种倾向,这是抑郁症。
抑郁性神经症,那就是另外的一种精神上,也是属于精神障碍。它的特征是什么呢?它属于神经症,所以神经症是有原因的,我们讲神经症给大家谈过,就是神经症是持久的心理冲突,通常呢,就是变形的冲突。检查神经症,多长时间,这是有标准的啊,最少超过3个月,而抑郁性神经症要求的时间就更要长一点,原来的教科书上呢说要两年,当然这两年不是天天如此,现在有人说一年也可以考虑,但他不是天天如此。不过呢,要求在这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内,2/3的时间,要是抑郁的,要心情不好,这就叫抑郁性神经症。我们比较难区分的是什么呢?就是它到底是一个反复发作的抑郁症呢?还是一个抑郁性神经症,这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现在大家认为抑郁性神经症,有可能是个回顾性的诊断,是个理论性的诊断,比如说一个人来了,说她心情很不好,你问她多长时间呢?唉呀,她说我大概有半年多了。这时候你肯定两种考虑的,它到底是一个反复发作的抑郁症呢,或者就是一个抑郁性神经症呢。但是你要诊断抑郁性神经症呢,她要超过一年,她现在只有半年,那你敢不敢说,那你回去吧,嗯,你再住半年再来,因为那个时候你考虑1年了,我看看你到底是不是抑郁性神经症。结果回去以后没准自杀了,这个责任谁来负?
也就是说,在临床上,在我们实践工作当中,我们区分抑郁症和抑郁性神经症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除非我们回顾性的来看,我有这样一个例子,56岁的一位女性来找咨询,她回顾在八年以前,她作为一个银行的高管,她的下属,一个科长,严重的经济犯罪被判处死刑。在执行死刑的这一天,公安部门、司法部门要求她到现场去见证。大家能想到一位女同志到现场去看她原来的下属被枪毙的那个场景。因为啊,这个司法部门经过很详细的调查,结论是,这位女高管和她下属的犯罪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是她要担负着用人失察的这样一个责任,这个责任她是推脱不了的,她自己知道今后提拔无望,就熬到退休了。
那么看到当时被执行枪决的那个场景,她当时就腿肚子发软,心慌心跳,勉强的看完了以后回来。从那以后呢,就出现了很多的症状,大家可以能想到,包括睡眠障碍,包括情绪低落。但是呢,她也熬下来了,8年以后终于熬到退休了。所以也是在别人的陪伴下来找我咨询。那么这个情况呢?她说现在已经走出来了,这个情况我们大概回顾性诊断,可以考虑她是抑郁性神经症,这叫回顾性的诊断,也就不需要再进一步治疗,因为她越来越好转,但是她后悔的就是没有经验,用人失察。
我们有一个例子,就是一位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这么一个女孩子考到了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她呢,得了抑郁症,得了抑郁症呢,她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她感觉到得抑郁症,这是很丢人的事儿,她偷偷的去找医生看病,这位医生呢,给她诊断也是一位专家诊断抑郁症,就让她坚持服药。
结果呢,她就吃吃停停就是吃一段时间的药呢,感觉到症状有好转,她就停下,停下以后又复发,复发以后呢,那就再去看,那么医生就会劝她说你这个一定要坚持吃药,不可以随便,结果她就屡屡的复发。有一天,她在宿舍里突然间晕倒了,现在我们不太清楚她为什么会突然晕倒了。宿舍同学呢,就把她抬到医务室,医务室也不太了解她原来的症状,因为她一直是隐瞒,同学们也不知道。医务室说,说哟,这是不是癔病发作。
她在治疗以后,她就感觉到怎么这么倒霉。我又得了抑郁症,现在又得了癔病,活不下去了,最后从17层楼的楼上跳下,好好的一位研究生,就这样的一个很悲惨的一个结局。她的家长看她的日记就了解她是曾经治疗过的,但是呢,就是服药,没有坚持按照医生的嘱咐来规律的服药,家长很后悔,所以家长以后就在北京,医院候诊大厅里做公益宣传,就是在宣传说得了抑郁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于抑郁症不正确的认识:一个是怕别人知道,再一个,就是不坚持服药,所以这个教训是很惨痛的。
所以关于抑郁症和抑郁性神经症,我们现在很多医生都是这种观点,就是有时候你不能够很详细的区分,那么最好是请有非常有经验的专家去判断,非常有经验的专家,现在有时候也会采取比较保险的一个方法,就是我不管你抑郁症还是抑郁性神经症,统统的,我都进行药物治疗。这是一个比较实际的一个处理的办法。
所以抑郁症呢?是不是认识问题,思想问题?是不是平时日子不好好过?我也有这样的一个例子,原来我做医生的时候,我做内科医生的时候,我们科里边有个护士长,当年呢,她爱人被打成右派,在那种情况下她都能够很好的工作坚持过来,以后落实政策了。她爱人的右派被平反,她爱人是书法家。一个女儿在美国留学,读的专业,博士研究生的专业是国际和平专业,一个儿子在北京大学学历史,丈夫书法家,现在社会活动很多,本人呢是护士,收入也很高,虽然退休了,所以无论从经济上,无论从家庭上各个方面都是令人称羡的,而且那么艰难的一个时期都能够熬过去。现在要过好日子了,大家都很羡慕,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她成天就是想着不活了,所以大家就非常奇怪,非常不解,那以后呢,经过诊断也是得了抑郁症。
所以抑郁症呢,应该讲,现在有一种说法,它是一个代谢性的疾病,就是物质代谢出了问题,或者我们可以说就是个生理性的疾病,因为大脑这个组织,它是一个高耗能的这样一个器官,高耗能的器官,就像一辆好的宝马车、奔驰车,如果你没有油,那是不能发动的。你车再好,没有油,没有动力不行,不给好油都不行。
而大脑呢,这样的一个很复杂的要比一个计算机、要比我们的手机那不得要复杂多少倍,它都是靠着神经元的活动来进行的。无论是心理,无论是生理,它的能量要求是很高的,一旦能量的供应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它的工作,所以现在对抑郁症的研究呢,现在大家比较共同的一个看法,就是它是靠大脑当中,我们叫神经递质,就是一种化学性的物质,在传递信息的过程出现了问题,所以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纠正。
所以现在对抑郁症的治疗啊,应该讲有一些相应的比较效果好而副作用小的,这样的一些药物,大家可能知道,比如说百忧解等等,在美国用得很多,有人就称为叫开心丸,当然我们不能乱用。可是,就是抑郁症的治疗应该讲它是有相应的药物来治疗的。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些产后抑郁,一个妇女从怀孕,10月怀胎然后生孩子,我们叫一朝分娩。这整个的过程来讲她的大脑里边的物质,我们叫内分泌的物质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剧烈的变化,大家可以想我们为什么说母亲伟大,伟大的就是她能够生儿育女,而她要承担着大脑的这样的一些很复杂的变化。
我举一个例子。你比如说,现在都提倡母乳喂养,说这个妈妈既然能生孩子,那么她一定是会给孩子准备好口粮的,也就是乳汁。所以,医院里边就是坚决杜绝到这个新生儿病房去推销奶粉,就是要提倡一定要母乳喂养。可是再想想,一个妇女要完成给她的孩子喂奶的这个任务,起码有4种激素来参与给孩子喂奶这个事儿。
大家都知道的雌性激素那是为了乳腺导管的发育,乳腺有导管;还有一种叫孕激素,那是要让乳腺腺泡来发育的;导管、腺泡,还有一种激素叫催乳素,那是生完孩子以后,她就开始发动和维持分泌乳汁。另外还有一种激素叫催产素,就是当这个娃娃要吸奶的时候,这个奶就会排出来,要排乳反射。大家能看到吧,就是喂奶这个事儿至少是涉及到4种激素的互相配合,来完成妈妈对孩子的喂奶。
大家都能想到分娩以后这个产妇,她的脑子里边那些天翻地覆的、那些剧烈的、那些物质的变化,有的人能适应,也可能就很顺利的就过来了。这大概有1/3的适应起来,就稍微麻烦一点,就会出现心理的一些症状,也就是我们说的抑郁。
我说这个事儿就是希望大家知道产后的抑郁,它是有原因的,而这个原因主要是生理方面的原因。它也可能啊,有些生活上的事儿碰巧碰到一起了,比如说生了一个孩子,婆婆不中意,婆婆想要个孙子,结果生了一个小孙女,婆婆就给脸子了,或者丈夫就不开心了,或许有这些事儿。但是不一定,这就是可能是一些附加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是什么?最根本的是她的大脑里边的内分泌物质的改变,这是最根本的,所以它应该讲是个生理性的疾病,就不要说她怎么想不开啦。不要说啊,怎么凭着好日子不过了,你不要去指责她,也正因为它是有原因的,是个生理性的原因,所以应该讲我们是有对策的,不是孕妇的不是产妇的,如果出现了抑郁,刚才我说了,我们是有药物的,那么对于产妇来讲呢,就是在用药的方面呢,大家就会有些顾忌,就是说吃了这个药会不会影响哺乳,这个的确是要考虑的,因为吃了药以后会从乳汁排泄,那么到底吃还不吃呢?这个就是要评估了,就到底是抑郁给你带来的风险大,还是你吃了治疗抑郁的药对孩子的影响大?这个就是说你两个人要评估。
如果抑郁的程度很严重,甚至就不想活了,那我觉得这个时候生命是更重要的,而孩子的吃奶问题暂时停一停也是可以的,人工喂养也是可以的,所以这个就叫评估哪头轻哪头重了,这个不妨呢,就是和医生和家人啊,共同来商量,但是我的观点就是它是可以我们有对策的,我们不是束手无策的。
当然,我们在对待产后抑郁,我们同样的也要提倡一般的治疗,也就是说给她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同情的理解她,帮助她解决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的具体的困难,这当然是应该做到。另外呢,多晒太阳,生活的条件应该舒适一些,这些我们也是应该做到的,可是应该讲药物是起主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就是产后抑郁,第一,不难识别,主要症状就是心情不好嘛,因为它的持续时间,它不是一天两天,应该呢,时间要稍微长一点,比如说就是半个月以上了。心情不好,持续时间比较长,另外,它又是在分娩以后,所以产后抑郁的诊断应该讲不难,如何来去应对它。刚才我说了,我们也是有效的应对的。这样呢,我们就可以减少一些不应该发生的悲剧。
我想作为我们在基层的在社区里边的工作的所谓心理咨询师也好,或者其他的社工人员也好,也包括产妇本人以及她的家人,都能够提高警惕来识别产后的抑郁症应该讲产后的抑郁,采取很有效的对策,是避免悲剧。这是今天晚上要和大家谈的,是这样一个中心思想。
为了在提高这方面给大家的兴趣,我再举个例子,我曾经接诊了这样一位产妇,她妹妹扶着她往我的诊室走,我就听到她说,就三句话,不断的重复三句话:真无聊,没意思,死了算了。进来以后她妹妹介绍,她们姊妹倆都是大学毕业,在我们青岛这个城市呢,在一个外企工作,收入都很高,白领。生孩子不到一个月,但是就出现了刚才说的真无聊,没意思,死了算了。我经过详细的调查了解,夫妻感情也很好,收入也很好,各个方面都没有什么问题。本人呢,在单位上工作,原来人际关系各方面也都很好。
我经过调查发现就是产后抑郁,那就在商量要不要吃药的问题。因为我是医生,我这有处方权的,最后她同意,同意就吃了药。吃药大概不到一个月吧,她就打电话给我打电话给我,就说她完全好了,她就说那种打电话就是声音朗朗就很开心。她就跟我说,她说我得抑郁症,没有人会相信,她说在单位上的外号叫开心果,就是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欢笑的这么个人,所以我就举得开心果的例子嘛,就是照样得抑郁。但是她说,现在我就觉得一切又阳光了。
谢谢大家。下边呢,如果大家有什么具体的问题可以提出来,我来讨论。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了。
问题一:产后抑郁,是否男女都存在?
产后抑郁,我们应该讲主要是指的女性。男人,如果在妻子生完孩子以后,他也抑郁了,那是另外的问题,就不用诊断产后抑郁了,因为他没有生,他没有分娩。
问题二:女性心理上没有做好当妈妈的准备,要如何调整?
是永远不想当妈妈呢?还是认为现在还不想当呢?如果比如说是意外怀孕导致的分娩,还有呢,就是干脆这一辈子都不想要。这个我想具体问题就得具体来分析,三言两语,好像都说不清楚。总的来讲,我觉着,作为女性承担生孩子这个事儿应该讲这是要付出的。所以母爱之所以伟大,也正在于此。假定你属于意外怀孕生了孩子了,这就接受现实吧,两口子好好商量,根据具体情况,承担起做母亲的这个责任、从中来享受做母亲的乐趣、去体会做母亲的伟大,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做母亲的这个机会。
问题三:之前有过产后抑郁,生二胎有所顾忌,该做好哪些准备呢?
产后抑郁会持续多长时间,这个不一定。有的人啊,会很快就调整好,也许不用吃药,通过锻炼锻炼身体啊,多晒太阳啊,家庭的支持啊,慢慢的,你大脑的那些物质的代谢,慢慢的就恢复平衡了。也有的持续时间会很长,因为抑郁症呢,本身也会,你比如说可以反复发作,因为刚才我说过超过两周就可以诊断了,但是它不一定都是两周,持续多长时间,这也不一定。我们来评估呢,就是如果她症状比较严重了,自己很痛苦,所以这个时候呢,我们就考虑是不是用药的问题。如果第一胎有过产后抑郁,自己就回顾一下那个,那个抑郁你是怎么解决的。肯定是已经解决了,因为你才有生二胎的事嘛。这个我想,如果我们从积极方面来看呢,就是我第一次已经过来了,可能啊,我的调整能力就会比一般人要强了,是从主观上来讲往积极方面来想。那即使有了也不可怕,我觉得更想想就是你的适应能力,你的调节能力,有个第一次的经历,应该是提高了,再一个我们不怕,就还是说我们是有对策的。
如果您遇到了困惑或者有故事想要分享欢迎在后台留言或发送至ella
foxmail.白癜风怎么治疗比较好北京中科医院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