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门诊
合理用药
热点聚焦
手术日
医学史
神经外科
胡杰
按今天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你知道吗?我国现有超过两百万帕金森病患者,而在PD后期,脑起搏器植入是当前唯一能缓解PD症状、消除药物副作用的手段。“随着身体越来越虚弱,肌肉的力量越来越差,震颤也越来越重。不抖的时间很少,患者很疲劳想要睡觉时,剧烈的震颤不单使床在摇晃,似乎窗户和地板都会振动。因为头向下倾得厉害,吃饭很困难,有时候食物和唾液会一起从嘴里掉出来;说话得声音变得低沉,大小便有时失禁;晚期,患者非常倦怠,整天嗜睡,可能有轻度的妄想,或其它全身衰退的表现,这时候病人会有早点解脱的想法。”
——詹姆斯·帕金森《关于震颤麻痹的研究》
脑起搏器植入是怎么回事?直译过来,就是脑深部电刺激。打个比方吧,计算机死机了,我们会重启,这个疗法就像让我们的大脑重新启动一样。
不大懂?我们可以从帕金森病的发病原理讲起——
在我们人类中脑脚底与大脑被盖之间,有一大的灰质团块,因为颜色发黑,称为黑质。黑质细胞富含黑色素,是脑内合成多巴胺的主要核团。多巴胺又是什么东西呢?它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平时担任信使,调节我们的活动,让我们的手能做精细的动作,跑起来能够更快一些,走路的时候更协调一些。有了它的调节,我们的肌肉不会很僵硬,我们的手不抖动;反之,如果多巴胺不足,我们就会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
如果患者已经有帕金森病的表现,那说明大脑的黑质已经损失70%-80%以上的多巴胺神经元了。
更可怕的是,这种损失或者说凋亡是不可再生的。
脑起搏器植入手术怎么做?
从头顶钻一个小洞,通过这个小洞放入直径2毫米左右粗细的电极,电极插的很深,插在STN或者GPi上面。
电极插进去以后有一个导线,这个导线从皮下钻过来,连接埋置到胸前皮肤下的脉冲发生器,它产生电脉冲,电脉冲通过导线传导至电极,电极放电刺激这两个核团。
本来黑质是一个自然的平衡状态,但现在这个核团释放的多巴胺少了,出现功能紊乱,我们通过电极放电刺激STN或者GPi,让它回复平衡,手就不那么抖了,身上不会那么僵了。
DBS植入手术根据手术步骤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采用局部麻醉,因为术中测试需要病人配合,所以病人是完全清醒的。医生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埋置电极的位置进行反复确认,包括手术靶点的计算;微电极记录核团放电;植入刺激电极,采用体外刺激器观察病人症状改善情况等。
反复确定靶点准确位置,是DBS手术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而精密的手术仪器和主刀医生丰富的手术经验,则决定了靶点能否精准定位。
第二阶段需要复查头部MTI或CT,确认电极位置正确,全身麻醉,把脉冲发生器植入。
病人在DBS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一般术后一月内开机测试,调试两三次后,就可以完成刺激参数。病人术后一周基本上就可以恢复出院了。后期刺激参数的调整周期,一般一年或者更长时间调节一次即可。电极参数的调节目的,是合理匹配病人的各自症状,以便取得手术效果的最优,副作用最小。
脑起搏器的植入性治疗是一种安全成熟的手术,风险非常小。本人每年大概要做60台以上的DBS植入手术。如果要单侧植入,三到四个小时就能完成,如果双侧植入,五到六个小时之内可以完成。
通常,只要适应症掌握的正确,手术做得漂亮,靶点位置放得精准,患者通过术后就能获得症状的持续改善。很多患者甚至用“人生从此豁然开朗”、“绝处逢生”、“这一宝押对了”之类的表述,来表达他们对于手术疗效的意外之喜。
需要强调的是,DBS不能根治帕金森,但能够使绝大多数患者在相当长时间内显著改善症状,明显提高生活质量,甚至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胡杰教授更多精彩文章看——
粉红色,半透明,所有我在手术台上见到过的最完美的肺
照镜子
“面瘫脸”7大特征,你占了几条
开颅需要哪些工具?请看神外医生的“七种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