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抑郁症的现状
到年,抑郁症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负担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3.5亿各个年龄段的人患有抑郁症。我国泛抑郁人数超过万人,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人饱受抑郁症的折磨,2/3的抑郁症患者有过自杀念头。接受正规治疗,坚持吃药加心理咨询的患者不到7%。据流行病学调查,中国抑郁症终身患病率为6.8%,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其实,抑郁症已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病。二、抑郁症的早期征兆
如果有以下四点,且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流都受到明显影响,建议到专业的精神科就诊。
第一,一段儿时间总也高兴不起来,这种忧伤不只表现在表情上,也可能表现在动作和姿态上,特别的懒散,在正常人看来就是“矫情”。
第二,可能会体现出对社会交往的厌倦、冷淡,对周围的事物都开始失去兴趣。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神儿来。
第三,认知功能受到损害。比如说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创造性下降。有的患者甚至严重到可以失语。
第四,伴有一些没有明确原因的长期失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身体总是觉得很疲倦。
以上四点归纳起来,就是汪洋老师讲的一句话,抑郁症患者要的就是“不要”,那种痛苦,他认为只能用死亡来解脱。三、两种特殊类型的抑郁症
一是微笑型抑郁。内心深处感受不到真正的快乐和喜悦,但是不等于他不会笑。一些患者在社会交往中可能会有礼节性的微笑,一些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谈笑风生,让人很难把他与抑郁症联系起来。这就是汪洋老师讲的“社会面具”在起作用。二是隐匿性抑郁。觉得自己有躯体疾病,医院就诊,实际他躯体没有任何问题。以上两种抑郁症很难识别。
四、抑郁症防治重点人群
第一类青少年。青少年表现为缺乏自信心,对未来没有希望,也有自杀倾向。这时候,家长就应该少一点儿质疑,多一些支持、陪伴和关怀,不要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发泄给孩子,要让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多交朋友,减少孤独感。不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