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诊断
最容易与抑郁人格混淆的两种状态是自恋和自虐人格。据我观察,临床医生常常将自恋或自虐误诊为抑郁,反之就比较少见。这种情况可能有以下两点原因:首先,即使前来就诊的来访者核心问题并非抑郁,具有抑郁特质的治疗师容易将自己的倾向特征投射到他们身上;其次,自恋或自虐倾向的个体也时常在临床上表现出抑郁性症状,尤其是恶劣心境。上述任何一种失误都会对治疗产生严重后果。
抑郁型人格VS.自恋型人格
我在第八章曾对抑郁-耗竭型自恋人格有过描述。此类来访者与情感依赖型抑郁者极其相似。由于各种人格特质之间都可能有部分重叠,因此很多人其实都具备多种性格倾向。情感依赖型抑郁者主要存在空虚感。缺乏存在感。相比之下,自恋者主观上缺乏渴求,对人际联系缺乏热情,而更热衷于抵御羞耻。在治疗师看来,前者主观上的空虚与自恋者自我核心部分的绝对空虚有所不同。自恋型抑郁者一般存在自我客体性移情,而抑郁者则经常呈现客体性移情。治疗师对自恋型抑郁者的反移情会比较含混、肤浅,也容易变幻;但对抑郁者的反移情相对清晰、温暖,也更强烈,比如,出现拯救幻想。
对自恋型个体明确表示同情和鼓励,将极具安慰作用,但对内摄型抑郁者,无论其病情轻重,都收效甚微。由于自我攻击并非自恋者的核心特征,所以即使我们使用比较温柔的方式去抨击他们严苛的超我,比如评论他们可能产生的自责,都很难对他们起到帮助作用。同样,因为愤怒并不是自恋者主要的情绪状态,所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愤怒其实来自其他更加负面的情感体验,也将徒劳无功。但上述做法却能够缓解甚至激励内摄型来访者,原先他们常常在“对内愤怒”和“对外愤怒”之间纠结不已,现在这种解释将产生出其不意的协调作用。
自恋者无论抑郁程度如何,对治疗师在寻找病因时,强调严厉的父母或是分离之苦会不以为然、充耳不闻、因为抛弃和创伤并非他们人格的主要成因。但这些解释却会令抑郁者豁然开朗,因为这种解释改变了他们长期以来将痛苦全部归咎于自身缺陷的观点。治疗师若尝试“利用移情”来治疗自恋者,恐怕将遭到鄙视和贬低,或者成为他们理想化的对象,但抑郁者却很适应这种传统的方法,并从中获益。
尽管内摄型抑郁和抑郁性自恋者在症状上也许并无二致,但自恋者突出的是内心世界的空空如也,而抑郁者心中充满了敌意的内摄客体,我们应该根据他们的主观特征区别对待。
抑郁型人格VS.自虐型人格
抑郁与自虐型人格关系紧密,它们都与潜意识中的内疚感相关,所以二者常常共存。Kernberg对Laughlin的观察给予高度肯定,并将“抑郁-自虐型人格”归入三大常见的神经症性人格类型。尽管抑郁和自虐两种心理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我仍然要指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本书编撰的目的之一,即探究按传统精神分析归类的不同个体对心理治疗将产生何种不同的反应。我将在地十二章探讨典型抑郁人格和典型自虐人格之间的差异,以及对治疗的不同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佳心理地面课程信息:
自体心理学临床主题研讨班:
导师:徐钧
主题:自体心理学诠释技术,时间:年07月08/09/10
内容:自体心理学,诠释技术,诠释的本质,病理学;诠释的层次和时机;诠释的病理层面。
主题:自体心理学的动力过程,时间:年12月09/10/11
内容:如何工作接案;如何工作案例过程;如何工作结案。
时间
课程
教师
周一
晚7:00-9:00
自体心理学实战技能训练
王贺春
周三
晚7:00-9:00(隔周)
晚7:00-9:00(隔周)
精神分析取向专业案例督导小组
释梦理论与实践
魏红
周四
上午10:00-12:00
精神分析临床应用与实操25讲
魏红
周四
晚7:00-9:00
全身聚焦体验分享
宋乃希、贺建龚
周五
晚7:00-9:00
正念
张静
周日
晚7:00-9:00
全身聚焦体验分享
宋乃希、贺建龚
自体心理学北京临床咨询培训基地
人本前沿的身体聚焦北京传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