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得抑郁症?
先来做做以下四个题目吧~
如果以上四个问题的答案都是YES的话,您可要仔细看看以下新闻视频了!
47岁的廖先生
这位某知名外企的高管最近半年来因为身体的各种不适,头疼、背痛、医院就诊,各种先进的医疗检查设备都没能查出廖先生究竟哪个器官出了问题,病房管床医生无计可施,医院心理科协助会诊。在会诊过程中,廖先生并没有表现出常见的情绪低落,言语动作减少,说起他的工作更是眉飞色舞。一旁妻子却对他的过于投入工作表现出了不满,夫妻俩还为此事在病房起了争执。通过心理科医生的询问发现,近2年来,谦和有礼的廖先生变得非常易怒、暴躁,平时喜欢运动的他也不愿多动,最近一年睡眠也不太好,常常用酒精来助眠,在最后的询问中廖先生才吐露出曾经有过消极的想法,碍于家里的老小需要照料,一直很痛苦地过着每一天。经诊断,廖先生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言语动作减少,可显著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职业能力及躯体活动。据WHO(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亿5千万抑郁症患者。年《自然》杂志报道了全球抑郁症流行病学情况:中国的抑郁症患病率为3.02%。如果以3%的普通人群患病率来推算,13亿中国人中约有万抑郁症患者,但真正接受抗抑郁有效治疗的比例不足10%。
医院
心理医学科主任
季建林教授
“很多抑郁症患者及其身边人可能并没有将抑郁症视为一种疾病,单纯认为这是个人心里的私事。他们把社会压力所带来的情绪问题认为是自己的正常反应。虽然每个人都有心情低落的时候,但如果持续时间长,就应当疾病来治疗。”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主任、复旦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主任季建林教授表示,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疗,10%-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会自杀身亡。但如果能得到早期诊治,应用抗抑郁药物等治疗手段,可使7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获得显著的情绪改善。此外,虽然抑郁症在女性人群中较男性更易被识别与发现,但因男性较女性更容易压抑自己的情绪,他们也不太通过各类手段去积极治疗这种压抑,所以男性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女性要高2-3倍。
抑郁症可治愈吗?
抑郁症并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是可救治的,有心理治疗、运动等非药物治疗,以及服用抗抑郁药物,或两者兼用的方法。如果认为自己患有抑郁症,应首选去找当地的卫生保健工作者或医生。除此之外,常与家人和朋友联系;经常运动,哪怕只是短距离散步;坚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习惯;避免或限制酒精摄入并避免使用非法药物,这些也能缓解抑郁情绪,并控制住这种情绪不加重。上海市开展的“抑郁症患者安心计划”公益项目对帮助抑郁症患者度过最难的那段日子有着积极作用。
季建林教授(右)担任抑郁症患者安心计划总顾问
请输入标题bcdef
为让更多人群能更好地关爱抑郁症患者,帮助他们走出困境,4月7日,在以“抑郁症”为主题的世界卫生日来临之际,医院心理科的各大主任齐聚医院中山大讲堂,从不同角度为市民和普通医护人员解读抑郁症的防治。
请输入标题abcdefg
活动现场
季建林教授介绍了抑郁症的常见表现,以及不同人群抑郁的临床表现特点及综合干预;现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委、国际神经精神协会委员、国际妇女精神卫生协会委员、医院精神科主任施慎逊教授就女性在特殊年龄阶段,特别针对产后抑郁的焦点话题进行阐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青年联谊会委员、“国际老年精神科协会”会员李霞教授从医生角度解剖老年人内心深处的心理需求,希望通过讲课能让更多人理解老年人的那些难言之隐;医院心理科高鸿云主任医师针对儿童及青少年可能产生的抑郁问题进行解析,对如何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建议;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戴俊明教授从公共健康促进角度谈抑郁症。
点击阅读原文,
医生妈妈教孩子如何面对死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