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是一名电视心理咨询专家,也曾抑郁过,那是前年春天,和家人在一个重要的事情上有巨大的意见分歧,陷入一种非常不好的状态,近一个月的时间打不起精神睡不好觉,对任何事情提不起情绪,只要闲下来就会想起这件糟心事儿,满脑子里只有一个死钻牛角尖的声音:ta为什么要这样对我!ta凭什么这么对我!
这两句话不是疑问句,是我内在的愤怒声音,我只给我的丈夫说,尽管他认真倾听,劝我想开点,但是这种劝没一点用,无法改变我糟糕的情绪和状态。
那阵子觉得活着就那么回事儿,各种事情激不起我的兴趣。不过,我并没有自杀的想法,因为婚姻和日子都挺好,没有活不下去的理由。只是情绪不好,睡不好觉,脸色难看,食欲正常。出门社交并不受影响,工作量恰好也不多,于是有时间在家里各种烦。丈夫和孩子都不敢惹我,不知哪句话会让我怒从心起,烦躁地吼两句,给他们一副臭脸。
我当然知道自己抑郁了,不想做任何督导,想从职业角度全面体验这种状态,因此任由自己待在这种状态里面,继续着很差的睡眠和很难看的脸色。
大约二十多天后,有一件事情让重要的分歧升级为一场冲突,对方发来的短信,仿佛是一场突发的八级地震,让我的三观发生巨大倾斜,不得不去面对那些摔碎在地上的我自以为的美好关系。那种震撼和颠覆,是从未有过的,虽然经过长期的心理成长,我已预知彼此会有一次颠覆事件,却没想到来临时,还是不能承受。
我没有像以往一样沉默或者躲避或者假装没事,而是顺应着自己的内在那个愤怒的声音,第一次没有压抑自己,一反常态地把心底里埋藏了很多年的话说了出来。
没想到,大声说出两句之后,我不由自主地开始大哭,眼泪混着那些话,如决堤的水,汹涌而出,听得电话那头的家人愣住了,我第一次不管不顾地哭着诉说着,最后狠狠地第一次用脏话骂了ta,挂掉电话,突然身上没了力气,瘫软在地上,嚎啕大哭……
这是四十多年来我第一次骂ta,也是我公开使用脏话的开始,在这之前,我是一个不敢公开说脏话的人,任凭别人如何脏话骂我,都很难公开骂出脏话只会在背后悄悄骂脏话发泄一下的人。
这个电话之后,抑郁情绪快速地离我而去,我不仅恢复了常态,还体会到内心增加了从来没有过的一种自信和坚定。此后再也没有了这种状态,并与这位家人重新建立关系,相处融洽。
我的这种烦恼的状态很多人经历过,这不是大家说的抑郁症,是一种情绪没有被合理表达,导致心情不好,有心事睡不着觉。这是一种轻抑郁的状态,是一种抑郁倾向,有时会是三几天,有时会是一个月左右,还有的会有三两个月,期间能正常工作和社交,除了回到家里心烦睡不爱说话,睡眠受影响,对正常生活影响不大。
我经常遇见这样的来访者,一张口就是:玫瑰老师,我有抑郁症。
我的回复总是:去医院精神科确诊为抑郁症再拿着病历对我说有抑郁症,没有确诊之前,不要给自己瞎贴标签。
抑郁倾向≠抑郁症,抑郁倾向是一种在原生家庭养育中被教习出来的消极思维习惯,遇见人遇见事情,总是先想不好的一面,天长日久,发生事情之后,只悲观地看到消极的一面,却不能乐观地看到积极的另一面,不能表达出来真实的想法,总是把很多话留在心里闷着。有抑郁倾向的人,是琼瑶笔下的那些女子,宋词里的那些文人,身上总带着淡淡的哀愁,会悲秋,会伤别离,会扛着锄头去葬花,会觉得大声笑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不文雅,认为带着一丝忧郁气质才是动人的高贵的。
抑郁情绪≠抑郁症,它是一个人的众多情绪中的一种,和喜悦情绪、愤怒情绪、焦虑情绪等等情绪一样,是人体自带功能。为人一生,每天需要吃喝拉撒睡,睁开眼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出门是同事同学上下级和路人甲乙丙丁,回家是父母爱人儿女和七大姑子八大姨。都是茫茫人海里的有七情六欲的人,谁要说自己已经修行的没有烦恼没有抑郁没有纠结没有嗔怒心,要么直接送去莲花宝座供起来,要么带去精神科诊断一下。
如果你能看着小品听着相声笑出来,也能看着电影电视剧哭出来,那么你不是抑郁症,你仅仅是有抑郁倾向的人,是有自我情绪调节功能的人。比如上面我写的自己,把心里埋藏的话说出来骂出来之后,很快就出离了那种抑郁情绪。我的能表达,能骂,能哭,这就是自我调节能力在发挥作用。
什么样的人是抑郁症呢?简单说,是那种长期心情很差,依靠自身能力无法调节自己的人,即使亲朋好友在身边陪伴劝解,甚至带出去旅游玩乐也无法进行调节的人。
无法调节者是什么样子呢?他们有哪些表现呢?举例说说我的一位来访者吧,她是标准的抑郁症患者,病程断断续续有两年了,去医院诊断为抑郁症,服药一阵子,症状有所缓解后,家人带着找我进行心理咨询。
她第一次来到咨询师时,完全没有力气,整个人病恹恹的靠在沙发上,像一个得重病伤了元气的人。在咨询中,我根据她的自述,慢慢拼凑起她最近两年间的好好坏坏,说不定哪阵子状态就不好了,没人惹生气,没什么操心事儿,突然就吃啥也不香,睡觉也睡不好,觉得自己特别没用,是个很多余的人,是个废物,呆在家里哪里也不想去,可是一个人待在家里又害怕,有人陪着又烦,脑袋发木,反应也不如以前,好像有点傻。这样待久了,家人怕她出事,就给她介绍工作,她根本干不下去,不是因为不想上班导致自动离职,就是单位觉得她消极怠工而辞退她。最后,一年半后,医院看看,医院门诊,检查一圈没有毛病,医生建议去精神科去检查一下,到精神科检查后,医生说是抑郁症,开了药让按时口服,建议增加心理疏导。
把她和我对比,你会发现,我抑郁的时间短,抑郁起来还能和家人吵架,接电话会勇敢地骂人,知道自己的状态是哪件事情引发的,知道要为了专业水平提升刻意体验这种负面情绪,能通过骂人大吼倾诉哭泣将自己内在的愤怒发泄出来,回忆也是完整的。这说明我和外界良好互动,有自知能力,这就是一种抑郁情绪,一种抑郁倾向。
抑郁症患者的自知能力很差,基本上说不清楚到底是哪件事导致了自己的抑郁,从什么时间开始抑郁的,即使说出来,在外人听来也是一头雾水,不认为那点小事能导致抑郁。抑郁症患者不愿意和家庭以外的人进行互动,更不愿意和陌生人打交道,糟糕心情会持续很长时间,不能正常工作,也表达不出来自己的真实想法,与人沟通时整个人慢半拍,语速迟缓,神情木讷,反应迟钝,经常自责自罪,总是怪自己不好。对于回忆的叙述,也不完整,还会有时间跳跃式的叙述。
抑郁症患者平时大都是人群里的好人,对谁都和气客气,对谁也不太说心里话,内心世界很少像人展露,明明是生活在家庭中生活在人群中,却是家人的绝缘体,是人群里的孤岛,始终与人保持着距离,亲密不起来。他们不像我这种能哭能笑能唱能跳能写能画的人,擅长借用各种方法自我表达和他人沟通,会在自己情绪不好时,进行合适的自我调节。
如果你听说一个平时挺好的一个人得了抑郁症,还做除了疯狂的举动,别奇怪,有部分抑郁症患者的确很危险,比如前阵子新闻里说的那个女人……
(贰)
那个女人28岁,傍晚时带着自己的四个孩子出门,老大是6岁女孩,老二老三是5岁的龙凤胎,老四是3岁的女孩。在初秋的冷风中,她举起了斧子,砍shi了四个孩子,自己喝下nong药,和四个孩子横七竖八地仰面躺在山路边的草上。她父亲半小时不见闺女带孩子回来吃饭便出门寻找,看见这一幕后叫来奶奶。
奶奶哭着问她:你怎么干出这种事?
她说:不要管,说了你也不懂,村子里有人要告我,我被逼得huo不下去了。
最疼大重孙女的奶奶哭着问:你怎么不把一fan留给我?
她说:哪怕长到了十七八岁也要被处理掉。
三个孩子si了,医院抢救,抢救中,她一直说:不要救我。
深夜,大女儿和她相继si亡。
娘儿伍个的葬礼后,她的丈夫在小树林里喝nong药自sha了。
这个四代同堂的八口人家,就这样剩下了两口人,一个是她的奶奶,一个是她的父亲。
村里人说她的奶奶有点强势,年轻时候是家中独女,按照习俗招了上门女婿,生下了儿子和四个女儿,奶奶的丈夫就因家庭琐事争吵不休而离家出走,再没有回来。奶奶的小女儿出嫁后,因故服毒自sha。
她的父亲和奶奶一直生活在一起,父亲娶妻生两女,她是老大,在11岁那年,母亲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父亲留下了她,将妹妹送给村里人抚养。
19岁左右,她和邻村一男子相亲,准备招上门女婿,奶奶认为对方配不上她,这亲事没成。第二年她招了一个老实不爱说话的上门女婿,成家后第二年,由于家庭琐事闹矛盾分家,她和丈夫父亲一起生活,奶奶自理吃住,唯有父亲可以在奶奶和她之间,两边吃饭。
她的丈夫农闲时在外面打工,以前是每月赚两千元的建筑工,最近半月刚找到离家近的每月三千元的养猪场工作,先预支了半个月工资,给孩子交学费,50元留着自己花。
亲戚曾亲眼看见奶奶和她丈夫在去年春节过后的正月里争吵,奶奶抄起鞋垫反复扇了几下她丈夫的脸,她丈夫并未还手。亲戚看不去,也扇了奶奶几个耳光,从此不再来往。
村里人说她砍si孩子的那天中午,奶奶炖鸡,只给大重孙女吃,另外三个重孙子孙女在门口看着。
村里人说,3年前她家被取消了低保。
村里人还说,6年前她丈夫拉回来的砖还堆在那里,奶奶不让翻盖旧房子,说翻盖了之后,房子就变成入赘女婿的了。
记者采访中看到她家房子非常破败,家里有3头牛,3只奶山羊,12只鸡,17亩地,一些家用电器。
警方在走访中发现,她几乎没有朋友,她的父亲有时说话混乱。
警方还发现,被sha现场,四个孩子没有反抗痕迹。
这不是一个人为编造的故事,是年8月26日傍晚发生在甘肃省康乐县景古镇山阿姑山村的一桩can剧,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她生活在大山里,读过两年小学就不上了,手机里存着三个人的丈夫、妹妹和17岁的表姑。28年来,她的活动范围就在家附近,最远走一个小时去过镇上。惨剧发生后的那天晚上,三个孩子si在村里,6岁的大女儿si医院,她被送往兰州抢救,最后si在兰州,就地火化。
于是,兰州,成为了她一生去过的最远的地方,以si亡的方式,离开家乡,去过的最远的地方……
(叁)
写下上面最后的那一行字,我的眼泪突然冒出来了,这一刻的蓦然酸楚是因为我想起来看过的一篇文章,文章里提及农村自sha率比城市高,农村妇女的自sha率占农村自sha的首位,喝nong药占农村妇女的首位自sha选择,家庭矛盾是自sha的首位原因。
喝nong药的杨**不知是不是因为家庭矛盾而自sha,对她的指责,我说不出口,只是痛惜这场惨剧,更痛心四个无辜的孩子,毫无反抗地成了她的陪葬。
随手搜百度新闻,关键词是:自shasha子
年同类新闻有4条;
年同类新闻有3条;
年的相关新闻有:
年3月31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一位年轻的母亲砍sha4个月的孩子,自sha后被救。
年4月15日,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44岁母亲shasi11岁儿子后自sha。
年5月5日,台湾新竹县30岁母亲shasi3岁和4岁幼子后自sha。
年5月20日,江苏省淮安市21岁的母亲shasi3岁和1岁半的幼子后自sha被救。
年7月5日,日本千叶县38岁母亲shasi10长女8岁次子砍伤4岁三子后自sha。
这些新闻显示:母亲sha子并自sha是一种社会现象,多是抑郁症导致的。
这让我想起网络自我探索公益课程的一位学员,三年前,大宝3岁时,她生了二宝,产后第四个月后来参加课程,自我探索期间尽管情绪波动起伏,但还是在助教的陪伴下完成了21天的课程,和其他完成课程的学员一起进了我们的自我探索大群。她潜水,很少发言,某天突然给我留言,说自己非常痛苦,快崩溃了,每次看见孩子哭就想掐si,并且有两次控制不住地把被子蒙到孩子脸上,都是差点把孩子闷si……
(未完,请等待,明天继续发送本文章的下半部分)
作者简介:
安妮玫瑰心理健康管理专家
北京中道心理健康促进中心理事长
央视《心理访谈》心理观察员,北京电视台《生活广角》心理专家
参与电视心理干预场以上,进行电视心理干预1小时以上。
长期致力于心理健康科普的公益传播,擅长专业心理婚恋矛盾、家族矛盾、青春期亲子障碍、职场困惑。
自我探索、心理成长、心理辟谷课程创始人,多领域跨界者。
心理咨询、心理电话、心理讲座、心理课程、媒体邀约,请加、iamszl。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诱发因素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