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不分国籍,不分身份,越来越多的人患(过)抑郁症。首相总统(丘吉尔、亚伯拉罕·林肯)、才华横溢的明星(金·凯瑞、张国荣)、伟大的艺术家(梵高、海子)……以及身边的普通人。抑郁症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哪怕是那些看起来很幸福的人。据估计,每15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患有抑郁症,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经历抑郁。抑郁症可以在任何时候发作,高发年龄是20-60岁。处于人生青春期、更年期、老年期阶段的人群,人际关系不良、分居、独居的人群;处于高度压力的人群;患有躯体疾病或慢性疾病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发病原因很复杂,主要分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是由躯体内部因素引起,比如:家庭遗传、大脑结构等。外源性,是由外部环境事件引起,是对挫折、生活中的不幸事件和压力等精神刺激事件反映的结果。但具体成因往往连心理治疗师也难以分辨,很多时候是多种因素交织形成。肯定的是,抑郁症绝不等于软弱矫情、心理质素不强,这是一种切实的心理障碍。抑郁症患者到底在经历着什么?根据美国心理学会:抑郁症会对人的感觉、思维方式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各种情绪和身体问题,并会降低一个人在工作和家庭中的能力。抑郁症患者常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精力下降的症状和无趣、无望、无助、无能、无力、无用的感受。严重者还有还有幻觉、妄想、自杀的想法和行为,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健康的人根本无法完整体会抑郁症患者的痛苦与绝望有多深。我失去了快乐这个能力,就像有人失去了他的眼睛,然后再拿不回来一样。但与其说是快乐,说的更准确一点是热情。我失去了吃东西的热情,我失去了与人交际的热情,以至于到最后我失去了对生命的热情。我会自残我会幻觉我会幻听我会解离。我自杀很多次,进过重症监护病房,或是精神病房。这是已故女作家林奕含描述自己抑郁的感受,这种热情的丧失真的可以击垮一个人,很多重度抑郁症,都有自杀的想法和行为。调查显示,10-15%的抑郁症患者自杀而死。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抑郁症不只是大多人以为的心情不好,它是切切实实的痛苦。
图源
艺术家SowAy
但,抑郁症可怕的不只是病症本身,还有周围人的漠视和无知。很多抑郁症患者不敢和别人说自己得了抑郁症,因为说了可能被认为软弱或者自己作的;很多人会劝抑郁症患者,你想开点,你去跑跑步就好了啊;甚至还有一些人,觉得抑郁症是诗情画意的事情……或者故意说自己得了抑郁症博同情……这些无知,是多么残忍。抑郁症患者是真正的受害者,除了心理的病痛,还要面临外界无数的二次伤害,那些误解、嘲笑、冷漠……又让病情加重,造成恶性循环,这是最让人心痛的。如果我们多了解一点,也不会有那么多伤害。也许我们的一份理解,就能挽回他们的生命。一个真实故事,来自美国巡警凯文·布里格斯。在他的巡警生涯里,他曾经救下过多人。只有2个人在和他的沟通后依然选择了自杀。有一天,他发现金门大桥上站着一个年轻人,之后的一个半小时里,他就站在桥上一直听年轻人讲。当天,年轻人没有往下跳,他决定再给生命一次机会。凯文后来问年轻人:“是什么让你回来?”年轻人说:“因为你听了。”
图源
TED演讲
不管是陌生人还是作为朋友、家人,能给抑郁者最好的陪伴就是:当你想一个人待着时,我不去戳破你的自我保护;当你需要我时,我就在这里;哪怕绝大多数时间,你眼中的世界是灰色的,我手心传递的温度,能让你相信,世界上有色彩存在。促使抑郁症好起来的动力永远不是“应该”,而是“爱”与“理解”。图源网络和癌症一样,抑郁症会陪伴人类很长时间,但我们可以选择创造更多充满爱、理解与关怀的环境,让抑郁症患者多一点光,多一点暖。而如果你也被抑郁情绪困惑,陷于生活的难题,比如亲密关系中的矛盾,成长路上的瓶颈,处理家庭关系的力不从心……一定不要自己硬抗,可以试着寻求专业咨询师的帮助。
咨询师能为我们创造一个充满尊重和理解的抱持性环境,让我们摆脱抑郁,接纳自己,同时帮助我们提升自我价值感,丰沛我们的人生。
为了向更多的人普及心理咨询,鼓励更多人面对困惑时的求助意愿,壹心理推出半价心理咨询。
涵盖情绪压力,恋爱婚姻、个人成长、家庭关系四大板块,能在不同的方向满足你的需求。甄选资深心理咨询师,每位咨询师5个半价名额。
单价低至元起满减最高立减元
限量秒杀,抢完即止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