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休克治疗(ECT)被很多医生视为治疗难治性双相抑郁的最有效手段。然而迄今为止,尚无评价该治疗手段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一项在线发表于9月15日《美国精神病学杂志》(AmJPsychiatrySeptember15,)的研究中,研究者采用随机对照设计评估了ECT及药物治疗针对难治性双相抑郁的疗效。结果显示,前者显著优于后者,但两种方式的缓解率均不甚理想。
本项研究由挪威Stavanger医院的HelleK.Schoeyen博士等开展,为期6周,共纳入了来自挪威7所急性精神病治疗机构的73名难治性双相抑郁患者。这些受试者均满足DSM-IV-TR中双相I型或II型诊断标准,年龄介于26-79岁之间,既往2种或2种以上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锂盐、拉莫三嗪、喹硫平或奥氮平)足量足疗程治疗效果欠佳或不能耐受副作用,入组时Montgomery-?sberg抑郁评定量表(MADRS)得分≥25分。排除标准包括既往ECT应答不佳、快速循环型、存在可能影响认知的疾病等。
受试者被随机分入ECT组或基于诊疗流程的药物治疗。ECT采用右单侧的电极安放方式,每周进行3次,最多持续6周,共计18次;药物治疗参考GoodwinFK及JamisonJK标准(Manic-DepressiveIllness:BipolarDisordersandRecurrentDepression,2nded.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pp-),其间可联用氯丙嗪、米安色林、奥沙西泮、佐匹克隆等药物。研究中应答被定义为MARDS得分较基线时下降≥50%,缓解被定义为MADRS得分≤12分。
两种治疗方式的MADRS得分情况:蓝色为药物治疗,红色为ECT
两种治疗方式的无应答比例:蓝色为药物治疗,红色为ECT
结果显示:
1、MADRS得分显示,ECT疗效显著优于药物治疗:前者在6周时的平均得分较后者低6.6分(SE=2.05,95%CI=2.5–10.6,p=0.)。同时,两组减分速率存在差异,ECT大于药物治疗,使得减分差异随时间推移而显著增加。
2、抑郁症状学问卷(IDS)得分同样显示,ECT疗效显著优于药物治疗:前者在6周时的得分较后者低9.4分(SE=2.49,95%CI=4.6–14.3,p=0.)。
3、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双相障碍(CGI-BP)结果与前类似:ECT组得分较药物治疗低0.7分(SE=0.31,95%CI=0.13–1.36,p=0.02)。
4、治疗应答率方面,对于完成治疗的受试者而言,ECT组(17/23,73.9%)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7/20,35%,x2=6.57,df=1,p=0.01);缓解率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分别为34.8%和30.0%,x2=0.11,df=1,p=0.74)。
5、应答及缓解所需时间方面,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ECT倾向于较药物治疗少。
研究者指出,本项研究提示ECT治疗急性期难治性双相抑郁较药物治疗有效,前者应作为治疗选择之一。然而,研究者也指出,无论哪种治疗方式,缓解率均相当低(<40%),提示寻找更有效治疗手段的需要。
了解国内外精神心理领域最新进展,获取权威专家临床意见,欢迎加入医脉通!白癜风医院贵阳哪家好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