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抑郁性神经症 > 患病影响

读心医话反复ldquo逛医rd

医学指导: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艳教授

忽然瞬间感到莫名心慌、胸闷、呼吸困难......难道是心脏出了问题?家人火速买了速效救心丸,可吃了之后症状并没有缓解。医院彻底检查心电图、多普勒、心脏彩超、B超、胸片、心肌酶、血常规……却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疾病。从此走上逛医之路,医院,各大科室,花费越来越多,可是症状却愈发严重。不禁发问“我到底得了什么怪病啊?怎么看了这么多的医生都查不出来啊?”

其实这是躯体形式障碍,这是一种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或担心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症。

该病病因尚不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患者自身的心理状态等因素都被发现与该病相关。

临床特征表现:

存在一种或多种,经常反复变化的,症状可涉及全身的任何系统和部位,病程常呈慢性波动性病程。

具体临床表现:

(1)胃肠道症状:腹痛,恶心,呕吐,不能耐受某些食物,腹泻,便秘等。

(2)性心理症状:性欲冷淡、性交时缺乏快感、性交疼痛、阳痿等。

(3)泌尿生殖系症状:如排尿困堆、尿潴留、或尿频、生殖器或其周围不适感、经期紊乱、经血过多,异常的或大量的阴道分泌物等。

(4)疼痛:背、关节、四肢、生殖器等部位疼痛,排尿疼痛及其他疼痛等。

(5)呼吸循环系统:气短、气促、心悸、胸痛、头晕等。

(6)虚弱衰竭及过虑:过分担心年龄、体重、皮肤、斑疤、水肿及性功能等。

治疗:

(1)心理治疗:其目的在于让患者逐渐了解所患疾病之性质,改变其错误的观念,降低或减轻精神因素的影响,使患者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与健康状态有一个相对正确的评估。

(2)药物治疗:躯体化障碍患者常常会有焦虑和抑郁症状,故可以针对患者精神症状,可用小剂量抗抑郁剂如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症状;或者用小剂量的抗焦虑药部分改善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症状。

(3)中医中药治疗:针灸、按摩理疗也是缓解躯体疼痛的常用疗法,对躯体化障碍患者有一定治疗效果的。另外,中医辨证给予疏肝解郁、补益脾胃,补益气血同样能达到缓解情绪,减轻症状的良好效果。

患者该如何应对:

(1)必要时就医。反复就医、反复检查,越发会加重患者自身的焦虑情绪,因为查不出自己躯体不适或者疼痛的原因在哪里,形成焦虑情绪的恶性循环。面对这样的恶性循环,患者需结合医生的建议,合理就医。

(2)自我强化安全感。面对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引起的情绪反应,患者除了体验感受让焦虑感受下降之外,还可以内心与自己对话,如“自己的检查结果都正常,身体健康等。”

(3)放慢速度生活。反复就医的患者会伴随着焦虑情绪,焦虑情绪会让患者做事、生活及说话的速度都变得飞快。建议患者合理灵活规划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及工作,集中注意力完成事情和工作,降低自我完成事情及工作的过高时间目标。

(4)自我按摩穴位。若遇到躯体不适、甚至躯体疼痛,可按摩躯体痛处或取内关穴、足三里穴、风池穴、膻中穴等,每个穴位5分钟,每天三次,促进气血循环,放松肢体,缓解疼痛。

(5)重视家庭成员的支持。当发现自己躯体不适或躯体疼痛存在明显影响的时候,适当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家人,寻找家人的倾听、理解和支持,或用笔、文字进行描述,或与家人一同参与家庭活动,如逛街、旅游、吃饭、拍照、画画、听音乐会等,让自我放松并缓解躯体不适或疼痛。

李艳

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国家2级心理咨询师。现为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称号,医院青年名中医、羊城好医生称号。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师承北京广安门名中医仝小林教授、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河南中医学院李发枝教授,在中医学术和医德医技方面深受名老中医熏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伤寒六经”“脾胃论”为主的中医理论指导体系,尤其擅长运用“伤寒六经辨证”“脾胃论”相关理论指导治疗焦虑障碍、抑郁发作、睡眠障碍、惊恐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睡眠相关疾病。接受过系统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婚姻治疗、家庭系统排列、沙盘治疗等各流派心理治疗专业培训,灵活采用个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家庭系统排列、沙盘游戏、情志相胜疗法等多种疗法,病种涉及各类睡眠障碍、抑郁发作、各类神经症、人际关系困难,青少年情绪行为障碍、婚姻家庭关系异常、亲子关系异常、职业适应困难等各类心理障碍。出诊时间:周一、三上午(医院大德路总院门诊心理睡眠科),周四下午(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五楼特需门诊);周二上午:固生堂东山门诊。

医院心理睡眠专科简介

医院心理睡眠专科成立于年,建科14年来,发展迅速,诊疗病种全,综合服务能力强,全国影响力大。专科目前拥有临床医生9人,心理治疗师3人,年门诊人次超过人,纯中医药治疗率接近95%,有效率达80%以上。

心理睡眠专科针对病种涉及各类睡眠障碍、精神障碍、心理障碍及一些疑难杂症。并调整人际关系不良、亲子关系异常、学习障碍、青少年适应障碍、婚姻关系异常等。

科室临床诊疗过程重视躯体治疗以及心理治疗,根据个体需要,治疗方案高度个体化。有选择性结合中药汤剂、针灸、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开展个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睡眠认知行为治疗、催眠疗法、沙盘治疗、针灸等特色疗法,临床疗效显著,中医特色突出。

供稿:医院心理睡眠专科李昀熹编辑:卢悦明责编:宋莉萍(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dhu.com/hbyx/1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