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著名的喜剧从业人员都曾受到抑郁症的困扰,其中不乏一些喜剧大师,比如:
卓别林对于自己的抑郁症情况,卓别林曾说:“有些时候我觉得任何与他人的接触都让我作呕,就像一些浪漫主义者所描述的那样,我受到的压力让我厌世。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陌生人一般,被拒在世界的高墙之外。”
罗温?艾金森(憨豆)在一次采访中,憨豆先生曾自曝抑郁,“我是个蛮严肃的人,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拍喜剧片,对我来说,压力很大,我会担心很多事情,担心表情过度,担心笑点不够。是的,我是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不是个好东西,它像一种病,会给我带来很多麻烦,包括抑郁,我要控制这种追求完美的个性。”
金?凯瑞金?凯瑞对自己的抑郁症状况如是说:“抑郁症袭来时你会感觉绝望,找不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药物可能会让人一段时间之内忘记自己的烦恼,但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可能会更加烦躁。”
葛优葛优曾在某发布会上自曝曾患焦虑症,他表示与患抑郁症的崔永元见面会交流吃抗抑郁药物的心得,“一见面就说最近吃哪种药呢,都说这事。他好像比我还严重一点。”
崔志佳在前段时间一档热播的喜剧栏目中,新生代喜剧演员崔志佳也在透露自己曾饱受抑郁症困扰。不过,渐渐走出抑郁困境的崔志佳也表示,“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当你不开心的时候,就想点开心的事。”但这也让不少粉丝感到意外,并且为他的情况而担心。
为什么喜剧从业人员换抑郁症更让我们吃惊和错愕呢?如果是悲剧演员患上抑郁症,那是不是更好接受一点?这其中的原因多少也因为我们对“喜剧”缺乏真正的了解。
喜剧真的很轻松?在我们这些观众的印象中,凡是能逗我们开怀一乐的,都能被称为喜剧。这种表现方式因为其轻松、幽默等特点,也常常最受观众欢迎。但是,对于喜剧创作者们来说,喜剧的意义又是什么?
关于喜剧,陈佩斯有一段很有名的话,“我突然想到喜剧为什么使人开心了,就是要你的自我折磨。我突然想起每一组喜剧噱头都是自我折磨的,或者精神或者肉体的折磨,才能达到被别人笑得效果……这个开心是幸灾乐祸的。”喜剧,是创作者基于对生活及人性的深刻把握,把其中矛盾夸张地表现出来,并营造出令人捧腹的效果。如果认为喜剧是一种肤浅的文化表现形式,那这无疑是带有偏见的。
为什么喜剧演员更容易患抑郁症?从艺术形式上说,无论是相声、小品、话剧还是电影,这些喜剧演员永远都是观众眼中开心果,从而认为这个演员本身没有喜怒哀乐,这当然是错的。
喜剧的“悲情内核”是陈佩斯常常提及的,他说:“喜剧的核心是悲情内核、是在自我折磨的过程中取悦于他人、是用自己的低姿态引发别人的优越感。”喜剧演员这种长期对自己人格的贬损,避免不了给演员造成心理负担。同时,喜剧是对表演效果更为严苛的艺术,喜剧效果直接影响着演员的信心。相声演员岳云鹏在之前接受采访时候也说过类似问题,他说,如果埋了一个“包袱”没响,心情会非常挫败。这些关于喜剧来说独有的压力,也许可以归结为抑郁症的诱因。但这能证明喜剧演员就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呢?据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喜剧相关从业人员抑郁症的发病率比其他职业更高。所以,“为什么喜剧演员更容易患抑郁症?”这问题目前来说还是伪命题。
如何看待喜剧从业人员患抑郁症?抑郁症原本就被贴了太多标签,对于喜剧人员患抑郁症更是如此,这些标签既悲情又文艺,使人们没有正视抑郁症只是一种病的事实。
有人问为什么很多喜剧演员都有抑郁症?那么为什么喜剧演员不能有抑郁症呢?抑郁症是一种病,谁都有可能患上,当然不能把喜剧演员排除在外。关于喜剧和抑郁,这两个反差强烈的词汇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不自觉地陷入偏见。然而,这两者并不必然相互联系,也不必然相互排斥。所以,当我们抛开对喜剧和抑郁的偏见,以更平常的心态看待这个问题,或许一定程度上会为喜剧演员提供一个更好的从业环境,而我们也可能会从中得到更多、更好的喜剧作品。
编辑:王珊珊
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