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能否治疗抑郁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好在本文不是空谈理论,而是记载了一则真实案例,具体可感,故本公号予以刊登。对于抑郁症疗法中的种种争端,本公号不作结论,只是作为公共平台,接受所有理性、真诚的讨论。特别申明一点:本文所载药方,只作为研究参考,患者切勿照搬使用。
抑郁症临床表现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失眠、头痛、情绪低落等等。西医治疗通常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刺激神经突触前膜释放更多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其二是服用5-羟色胺或去甲肾上腺素的选择性再摄取抑制剂,提高神经递质浓度。
从中医角度分析,抑郁症一般归为“郁症·肝郁”一目。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故此病长累及脾胃。患者常见胃口差,便秘或溏泄,皆属脾虚之症,舌苔厚腻,舌体胖大,侧有齿痕。又因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聚成痰,痰聚成淤,淤阻梗于经络,以致气血循行受阻,故常有心悸、心烦、焦虑等症状。
以下,我将结合一则案例,来分析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思路。
患者男,30岁,因长期从事昼夜无规律性倒班工作,生物规律被打乱,从偶发性失眠渐至严重失眠。整夜不能入睡,白天心浮气躁,胸中烦闷,不愿与人交谈,对生活失去兴趣和信心,偶有轻生念头。
该患者通过西医诊断为抑郁症,给予抗抑郁+安眠药治疗。服药后能入眠,但心胸烦闷、心悸症状一直存在,精神状况仍不乐观,整日闷闷不乐,对外界事物失去信心。
其后,患者想通过中医调养恢复。初诊,其脉弦甚(即摸上去就像按在琴弦上那样有紧绷感),数(意指跳动快,频率高),查舌苔黄,厚腻,舌尖可见红色芒刺。自述胃口差,大便溏泄,小便黄,心烦喜呕。通过脉象、舌苔,基本判断是肝气郁结,脾虚,心火盛。
遂拟方柴胡、郁金、淮山、薏米、莲子心、黄连、法半夏、枳壳、生甘草。嘱其煎汤早晚各服一次。治疗思路是:以甘草枳壳疏肝理气,淮山薏米健脾养胃,郁金调情畅志,莲子心降心火,半夏助淮山薏米健脾之力。
治疗反馈,患者自述服药两剂后开始频繁矢气,自觉心胸烦闷减轻,胃口渐佳,大便较之前比较能成行。知辩证无误,嘱其效不更方,坚持服药半个月后,自述心情较之前更佳,烦闷基本消除。
为巩固疗效,嘱其再服药两周。
至第三周时又来诊,自述不明原因心慌,恶心呕吐。诊其脉象,弦症已无,但增滑数之症。脉象滑提示痰邪作祟,根据其症状判断为痰湿内扰心神。
这里做一解释:为什么一开始没有痰邪所致病症,而现在发病?
我思考认为:患者肝气郁结和痰湿两种情况都存在,但明显肝气郁结是主要矛盾,所以当时脉象弦状最为突出,而气善走而不守,上下窜动,故窜行之肝气对痰湿有推动作用,使得痰湿不能淤阻而内扰心神。前方中重用柴胡、枳壳等疏肝理气,所以患者出现矢气嗳气,此证明药物达到效果,将郁结之肝气纾解排出。
此时痰邪不再有气推动,内扰心志,所以表现为心慌,恶心呕吐。遂在前方中加竹茹、胆南星、川贝、浙贝母、陈皮、化橘红、莱菔子、茯苓帮助祛除痰邪,加生栀子清泄肝经心经之火(痰湿久滞多化火),同时加蜜远志、酸枣仁助眠。
患者服药后两天心慌、呕吐之症大大减轻,效不更方,连服两周后患者自述心境大为开阔,不再心烦忧思,胸闷、心慌消失,胃口好,每日大便一次,不再溏泄。
嘱其续服汤药,西药逐渐减量(因个体病情差异,减量过程建议咨询西医,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后随访半年,患者基本痊愈,生活正常。
结论:抑郁、失眠的治疗,要辩清症状,找到主要矛盾。对肝气郁结的可用柴胡等给与纾解,同时考虑到痰邪顽固难除,可用半夏、南星、竹茹、陈皮等多味祛痰药共同发力,祛除淤阻痰邪。兼顾使用酸枣仁、远志等助眠,常能取得不错的疗效。
最后,郑重强调,中医治病要辩证,每个人病情各有差异,不能照搬药方。要想用中医药调节改善病情,医院诊治。
正是出于此考虑,本文所列方子特意未给出剂量,以免患者切勿照搬使用。医院去进行专业的诊治。
补充:
看到“渡过”北京最权威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那里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