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2.丧失兴趣是抑郁病人常见症状之一。丧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热忱和乐趣,对任何事都兴趣索然。体验不出天伦之乐,对既往爱好不屑一顾,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病人常主诉“没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兴不起来了”。
3.精力丧失,疲乏无力,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困难费劲,力不从心。病人常用“精神崩溃”、“泄气的皮球”来描述自己的状况。
4.自我评价过低:病人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现在、过去和将来,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前途一片黑暗。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无价值感、无助感,严重时可出现自罪、疑病观念。
5.病人呈显著、持续、普遍抑郁状态,注意力困难、记忆力减退、脑子迟钝、思路闭塞、行动迟缓,但有些病人则表现为不安、焦虑、紧张和激越。
6.消极悲观:内心十分痛苦、悲观、绝望,感到生活是负担,不值得留恋,以死求解脱,可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和行为。
7.躯体或生物学症状:抑郁病人常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睡眠障碍、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昼夜波动等生物学症状,很常见,但并非每例都出现。?
8.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多数病人都有食欲不振,胃纳差症状,美味佳肴不再具有诱惑力,病人不思茶饭或食之无味,常伴有体重减轻。
9.性功能减退:疾病早期即可出现性欲减低,男性可能出现阳痿,女病人有性感缺失。
10.睡眠障碍:典型的睡眠障碍是早醒,比平时早2~3小时,醒后不复入睡,陷入悲哀气氛中。
11.昼夜变化:病人心境有昼重夜轻的变化。清晨或上午陷入心境低潮,下午或傍晚渐见好转,能进行简短交谈和进餐。昼夜变化发生率约50%。
抑郁自评量表系统(SDS):
此量表为常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原型是Zung抑郁量表()。其特点是使用简便,并能相当直观地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
注意事项:该量表仅仅用于抑郁症的自评提示,并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如果读者自测分数较高,并不一定就患上了抑郁症。
仔细阅读每一条,并弄清楚意思,然后根据您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在分数栏1~4分适当的分数下划“√”。其中,各数字代表含义是:“1”没有,“2”有时,“3”经常,“4”总是如此。
1.我感到情绪沮丧,郁闷
2.我感到早晨心情最好
3.我要哭或想哭
4.我夜间睡眠不好
5.我吃饭象平时一样多6.我的性功能正常
7.我感到体重减轻
8.我为便秘烦恼
9.我的心跳比平时快
10.我无故感到疲劳
11.我的头脑象往常一样清楚
12.我做事情象平时一样不感到困难
13.我坐卧不安,难以保持平静
14.我对未来感到有希望
15.我比平时更容易激怒
16.我觉得决定什么事很容易
17.我感到自已是有用的和不可缺少的人
18.我的生活很有意义
19.假若我死了别人会过得更好
20.我仍旧喜爱自己平时喜爱的东西
做完了吗?做完了可以按照下面的计算方式计算。
SDS的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份,就得到标准分。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关于抑郁症状的临床分级,除参考量表分值外,主要还应根据临床症状,特别是要害症状的程度来划分,量表总分值仅能作为一项参考指标而非绝对标准。如果您的最后分数不超过53分,说明你很正常;如果超过53分,说明您有抑郁症状,而且分数越高,抑郁症状越严重,请及时求助心理咨询师甚至心理医生,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排除或确诊。
长期抑郁应该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有时候,药物治疗是必须的。很多人会担心吃抗抑郁药会导致成瘾,因此抗拒用药。实际上,抗抑郁药并不会让人成瘾。但每个人对于每种精神科药物的反应都可能不一样,你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尝试和调整,从而找到合适自己的药物。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JohnPreston,PsyD,和JamesJohnson,M.D.在clinicalpsychopharmacologymaderidiculouslysimple第七版中提出的一张图表。值得注意的是,本书采取的诊断依据是《精神卫生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目前使用的版本为第五版,但仍有参考价值。
这张图中,有些概念是需要明确定义的,原作者没有说明,需要以后通过学习搞明白。比如,什么叫作“人际间重大的丧失”?失去亲人挚爱(包括死亡、被抛弃、失恋),失业失学、身体健康状况突然恶化、不可抗的财产损失等等当然算是重大丧失,但是还有一些事件是很个性化的,例如输掉一场比赛、丢失某样东西、与某人失联等等,在一些人看来不算“重大”的丧失,但是因为与当事人的某种经历相互联系从而激发了特别的情感反应诱发了抑郁的,那按照这张图表,是算作“悲恸”还是“重性抑郁”呢?再比如,究竟什么叫做“自尊水平”?跟人们平时理解的“自尊心”是不是一个概念?)a.什么情况下,我需要选择药物治疗?如果你持续的存在植物性症状(vegetativesymptoms),应该考虑寻求药物治疗,因为它的出现意味着患者在生物化学层面上出现了紊乱。和抑郁障碍有关的植物性症状有:睡眠改变、食欲改变、疲劳感、性欲减退、注意力严重无法集中、记忆显著减退、白天感觉很不好(特别刚醒来的时候)、完全无法产生愉悦感等等。具体哪种情况下该采用药物治疗和/或心理治疗,可以参考下面的自查树状图(decisiontree):b.用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首先,虽然药物可以帮助消除或减缓植物性症状,但抗抑郁药不是快乐药。它无法让你的空虚与不快乐消失不见。其次,药物的生效需要时间,一般2~4周起效。很多人没有立刻看到效果,以为药物无效而私自断药。而随意停用药物会增加复发几率。切忌在和医生讨论前就擅自停药,不然可能会造成难以预料的不良反应。但如果过了6-8周,你依然没有感受到抗抑郁药带来的效果,应该和医生讨论,医生可能会更换药物剂量或种类。而服药开始后,个体需要的服药时间不同,通常服药6-8周会度过抑郁急性发作期,但这时不能停止继续服药,通常需要继续服药6个月,之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少用药剂量。如果过程中复发,则恢复用药。另外,抗抑郁药可能会有副作用,比如刚开始用SSRI时,可能会感到嘴干、恶心、头痛甚至失眠。有些药物的副作用会随着时间过去而逐渐好转。如果没有好转,可以告知医生,医生能通过更换药物或改变原有药物剂量等方式降低副作用。最后要说的是,抑郁症患者因为受到抑郁影响,容易对治疗感到绝望和消极。特别对周期性抑郁症患者来说,反复经历发作会让人沮丧而疲惫(VanRhoadsGelenberg,)。但保持对治疗的期待是重要的,研究发现,如果人们越倾向于认为自己能在治疗中获益,那么治疗的效果也会更好(Rutherford,etal.,)。2.日常自助除了向专业人士求助外,也有些日常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抑郁。你可以写日记。不止记录发生的事件,而是要记录围绕这个事件的感受和想法。处于抑郁状态的人时常会描述自己的思想像是“被困住了(stuck)”,好像头脑结成了一块,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写日记正可以帮助我们同自己的心智(psyche)对话。在写作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察觉自己过去没有意识到的、一闪而过的念头。而当个人主观的想法变成客观的文字呈现在纸上,你就可以去观察它、去改变它、甚至去摧毁它,你可能会发现面对同样的事情,你可以用一种与当时不同的方式去描述,用不一样的感受去应对(Grayson-Mathis,)。记住自己感受良好的时刻。即使接受了治疗,我们也会有感觉非常糟糕、甚至生不如死的时候。但是,记住自己曾经感受良好的时刻,这样我们会知道抑郁带来的痛苦不会是永恒的,而自己有能力感到快乐。最后,要对抑郁有合理的期望。和抑郁为伴可能会是个漫长的过程,可能会经历一次甚至多次反复;而即使经过治疗,我们在将来可能依然会因为一些事感到低落或痛苦。虽然治疗无法彻底消除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学着更好地和抑郁共存,到那时,可能你会发现抑郁也并非那么可怕。说了这么多,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至少希望你能了解一件事:抑郁确有其事。它是一个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并不是一种臆想。如果你自己深陷抑郁情绪,要寻求治疗和帮助;如果你身边有人表现出抑郁,你可能无法理解,但至少可以尊重——抑郁的痛苦极端起来,是可以让一个人毫不犹豫地同意在自己头骨上钻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