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抑郁性神经症 > 疾病知识

连载医院说我有抑郁症,让我去精神病院怎么

有很多患者,胸疼胸闷,心慌气短,头晕腹胀,按照心脏病检查,什么也查不出来。从安贞查到阜外,从阜外查到,都没事,医院,医院自己都不好意思了。然后被诊断为抑郁症,医院医院(医院名为泛指)。

到底是心脏病,还是抑郁症?从安贞到安定,去不去?到底怎么办?

抑郁就是有心事,抑郁症就是有心病

老百姓常说谁谁谁有心事了,一有心事就不开心,茶饭不思或者茶饭不香,成天打不起精神来,这就是抑郁症状;如果这个心事老是解决不了,压抑久了就成了心病,这就是抑郁症(西医上,短暂的不太严重的抑郁叫抑郁症状;时间长的严重的抑郁叫抑郁症。)

中医讲心主情志,也就是说高兴不高兴这事都是心管着。

你把这叫做有心事,还是有心病,还是抑郁症都无所谓,是一回事,而且自古有之。现在的人都觉得心病不是个病,抑郁症才是个病,不给自己扣个有病的帽子都觉得不过瘾,所以我们就先叫抑郁或抑郁症。

抑郁不是病根,心脏才是病根,治好了心脏人自然就不抑郁了。

这个病一般都是这样被诊断的:患者像上述的医院,都说没病(其实医生说没病指的是没有冠心病,没有西医指的心脏病)!

医院干什么?那不是有病么?所以,医院跑,跑的医生都烦了,然后,医生说你是心理疾病,是抑郁症!这样,一位抑郁症患者就产生了!

从此过上了长期服药的痛苦日子!黛力新,百忧解……至于损伤肝脏等副作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单纯的独立的抑郁症会有胸疼胸闷、心慌气短、腹胀腹痛、厌食呕吐、性功能下降、了无生趣等全身性表现,严重的会自杀。而心脏病也会有胸疼胸闷、心慌气短;心脏病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由于过度担心,也会觉得生活没有意思。

所以,碰到上述症状的患者,不能孤立的诊断抑郁症状或抑郁症,而是要找到根源,治疗根源,这也是中医的精华所在。中医的所谓治根,不单纯是和治标相对应,还包含了寻找疾病的主要矛盾的意思。

把心脏病治好了,患者不难受了,不担心了,自然心情就好了;心情好了,抑郁也就没了。所以,治疗心脏病,要把握“心脏好,心情也要好”的原则。其中,心脏好是前提。

中医讲心情,情绪有问题,就是心有问题。这个心的问题不是非要局限在血管狭窄上,碰到烦心事,心里会发堵;碰到高兴事,心里就畅快;碰到伤心事,心里就没劲。这些感受成年人基本都经历过,而这些感受肯定不是血管一会狭窄一会不狭窄导致的。

换做你天天难受,医院,做了很多检查,花了很多钱,医院都说没病,你也抑郁!况且这个病本来就影响心情。其实这就是心病,就是心脏神经症,抑郁只是心脏神经症的一种表现而已。

冠心病和抑郁可以同时发生

冠心病(真正的血管狭窄、心肌缺血)和抑郁不是二选一,可以同时存在;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存在。其实,抑郁就是一种症状。

我曾在胡大一教授指导下做过课题研究,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调研,发现以心脏病住院的患者中有高达40%的合并抑郁症状。

曾经有学者分析了11个前瞻性研究,共余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最长随访年限7.9年,结果发现心梗后抑郁症发病率:16%~20%,抑郁症状发病率:17%~47%。

这些患者常会出现难以缓解的胸闷、气短、胸痛,究竟是原来的血管狭窄没有解决或出现新的狭窄?还是焦虑抑郁导致的躯体化症状?

很多临床医师对此束手无策,不断重复造影成为唯一的手段(这种束手医院,医院,而且还不是为了让你多花钱故意做,而是真的不怎么认识这个病,思维深处认为该做造影)。

越查越没事,越没事越着急,越着急越害怕,越害怕越抑郁,这样就进入恶性循环,焦虑和抑郁就越重,这种焦虑和抑郁(心病)反过来进一步加重原来就存在的冠心病。

《黄帝内经》里就有抑郁。早在年前,黄帝内经就论述了神行合一的理论。它指出“心者,乃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表述了心理和健康的关系。心病本质上来讲就是医学术语中的抑郁症,抑郁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它是一种忧伤悲痛或沮丧的情绪体验。

人有七情六欲,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也就是说忧郁悲伤是人之常情,在人的一生中没有人真的能一帆风顺,万事如意。每个人都要承受压力和挫折,面对痛苦和困惑,抑郁是人情感的正常反应。你去了精神病院就会被这样治。

前面说了,医院到医院是泛指,实际上还有去北京六院的。医院医院,都是西医治疗,西医治疗抑郁怎么治呢?

要么是“吃药”

各种抗抑郁抗焦虑的药(为了避嫌,我就不说药名了,大家自己上网查吧),基本上都是一吃就有效,一停就坏,不停一直吃就有很大副作用。有人停药以后感觉胸痛、胸闷、呼吸不畅、呼吸没气、心烦不安、头胀失眠、全身无力、无精神、又头痛头晕、走路越远两腿越无力(稍微走远就感觉气力不够)。

还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抗抑郁的药一般都是针对脑内一种叫做5-羟色胺的物质起作用的,也就是它是通过影响大脑的生理功能来发挥作用的。吃的时间长了会对大脑有损坏,治疗癫痫(羊角风)的、治疗精神病的(抑郁症还不是精神病),都是类似的药,吃多了脑子会迟钝。

所以劝大家尽量别吃,千万别开这个头。

要么是“话疗”

也就是说所谓的心理治疗。在这里我只说一句,抑郁都是有问题解决不了才抑郁。是有心事和心病。你解决不了心事和心病,光靠劝说没多大用,就像不能让林黛玉嫁给贾宝玉并把林黛玉的结核给治好了,她的抑郁就不好办一样。

简单了解一下中医的治法

现在移动医疗闹得火热,说在网上跟大夫打字聊病情就能看好病,不过是创业者的意淫和投资者前期的无知外加后期的上了贼船而已。医院!真治还是要找医生当面治!

中医讲望闻问切,切脉就要当面搞定。虽然中医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但这个望包含了神态、眼神、舌象等等若干信息,你用万像素的摄像头也办不到。何况开方子还需要看具体情况随时加减变化。

我给您大致介绍一下中医的治法,你就知道当面治的必要性了。大致上,中医治疗抑郁可分为7个证型辨治:

01肝气郁结型

症见情绪抑郁,善太息,郁郁寡欢,胸胁胀痛,或少腹胀痛,痛无定处,焦虑不安,脘闷嗳气,腹胀纳呆,女子月经不调,舌苔薄腻,脉弦。治以疏肝理气。方以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为代表。

2肝郁脾虚型

症见失眠健忘,善悲易惊,精神萎靡,多愁善感,倦怠乏力,兴趣低落,少寐,胸闷胁胀,不思饮食,悲伤欲哭,善太息,头重如裹,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治以疏肝健脾化湿。方以甘麦大枣汤为代表。

3心脾两虚型症

见情绪低落,思维迟钝,精神恍惚,心悸气促,纳呆食少,腹胀便溏,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虚无力。治以补益心脾。方以归脾汤为代表。

4肝肾不足型

症见情绪低落,心烦易惊,思维迟钝,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女子带下清稀,舌质红瘦,苔少,脉弦细无力。治以滋养肝肾。方以百合地黄汤等为代表。

5阴虚火旺型

症见兴趣低落,心烦急躁或情绪不宁,口干潮热,多梦易醒,失眠健忘,腰酸盗汗,耳鸣如蝉,面部烘热,舌质红有裂纹,苔少,脉弦细。治以滋阴降火。方以滋水清肝饮、杞菊地黄汤为代表加减。

6痰湿郁结型

症见情绪低落,胸闷不舒,纳呆食少,恶心呕吐,思维迟钝,舌淡,苔厚腻,脉濡滑。治以化痰解郁,方用半夏厚朴汤、温胆汤等。

7肝郁血瘀型

症见情绪抑郁,心烦,自觉脑子迟钝,不愿活动,且面色晦暗,胁肋胀痛,女子痛经闭经,口唇舌质紫暗,有瘀点,苔白,脉沉弦。治以活血化瘀,理气解郁。方以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为代表。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辨证需要望闻问切,开方需要随症加减,所以当面诊治非常重要。

艾叶加醋泡脚解忧郁

艾叶加醋泡脚解忧郁。此法可以温通气血,解郁疏肝。焦虑忧郁往往是肝气不疏、气滞血瘀所致,而脚底经络集结,艾叶的温通和醋的活血作用,可以使气血畅通、经络通畅。

每次可用温艾醋水泡脚20分钟,可同时按摩神门、太冲,效果更好,还不浪费时间。

按摩神门、太冲太冲

太冲是肝经(肝为“将军之官”,主怒)上的一个重要穴位,是个关卡,调控着肝经的总体气血,让气血往上冲,如果气血卡在这里,冲不动了,就会爱发火,或者爱生闷气。所以太冲也是个“消气穴”。

太冲定位:拇趾、次趾夹缝向脚背方向二横指后,即是太冲穴。取太冲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

按摩方法:把大拇指的指甲剪短,在太冲穴那里使劲按一按,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用指腹把它往行间穴方向揉、推。因为行间是散心火的,一旦火散到行间就基本上泻出去了。

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揉的时候要从太冲穴揉到行间,可千万别揉反了;二是不要用指甲掐,而是用指腹按、揉、推,要把力度透到里面去,而不是掐肉皮儿。每天按揉2次,每次5分钟,两侧都按。

神门

神门,就是通往心神别墅的门户。心气郁结的时候,刺激它,效果很好。就相当于给心气打开了一条“阳关大道”,让这些郁结的心气能够畅通无阻、横行自如,自然不会存在郁结的问题了。所以神门也被称为人体“开心穴”。

神门定位:在手腕上,顺着小鱼际下来,在手腕上两条横纹的中间点,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小坑,这个坑就是神门穴所在位置。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点按,每次5分钟,力度掌握到能感觉酸胀为准。

取节于(《中医治心脏》第三章第四节)

目前+人已







































白癜风偏方有效吗
儿童得白癜风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dhu.com/jbzs/9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