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精神疾病都有性格背景
为什么恐惧焦虑的是你?为什么有的人做事总是风风火火的,却易得躁狂症?有的人的性格为何总在高涨与低谷两个极端之间摇摆,似乎在画着一个怪圈?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院院长刘铁榜博士指出,虽然精神疾病是综合因素的产物,但性格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换言之,“任何精神疾病都有其性格背景或基础”。
性格受环境影响很大
刘铁榜告诉记者,人类很早就开始注意到性格与精神疾病的关系。有“医圣”之称的古希腊人希波克拉底曾提出“体液说”,认为人体是由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体液构成,这几种体液在人体内的平衡共同决定了人的健康,如果失去平衡,就会造成疾病。这些体液反映着人的性格特点,跟精神疾病有关,如多血质的人热情,黏液汁的人冷漠,黑胆汁的人性格比较暴躁,易得躁狂症。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体液理论早已成为历史。不过,现代精神病学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发现,性格与人的心理疾病有一定的关系。
在心理学上,性格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就是“你什么时候都是这样子的”。性格的形成固然与遗传有关,但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很大。性格形成后就相对稳定,并左右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由于每个人的性格都各不相同,因此即使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性格与健康关系密切。不良的性格会多方面影响健康,如过度忧伤可能会造成免疫功能失调,使人体虚弱早衰;发怒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愤怒和痛苦易导致高血压和心脏病;敏感多疑、喜怒无常、忧郁多虑的性格在精神病患者中所占比例很大,因此这种性格易罹患精神病。相反,性格开朗、活泼乐观、心直口快、不违心说话办事的人,身心较为健康,不容易患精神疾病。
另外,患上精神疾病的患者,性格会有变化,但这只是在发病期间变化比较明显,病情好转之后,精神病人的性格会恢复正常。
精神分裂症的性格特点
刘铁榜介绍说,现代心理学认为,精神病人的性格变化有一定的发展过程,只要周围的人详细观察,是能够识别的。通常来说,不同的精神疾病有各自的性格表现。
如精神分裂症。这类患者是些什么样的人?胆小怕事,退却,被动,内向,离群索居,过分敏感多疑,小心翼翼,孤僻,对周围不管不顾,缺乏细腻的高级情感(如对一个人的深切的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白癜风如何确诊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