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的院长采访将地点锁定在了风景如画的杭州。这一次我们要采访的医院院长张永华。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防治职能于一体的治疗精神、心医院。
与其他几位院长有所不同的是,张永华是一位中医背医院院长。他会有怎样独特的从医经历?他对中医有怎样的见解?跨专业上任院长,在他的管理下,中医和精神科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医院,生活中的他又是什么样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近张永华院长。
与医学的不解之缘,一切由此开始年,张永华参加了高考。张永华回忆说填志愿的时候觉得医学比较神奇,自己也比较好奇,就填了个医学院。也正因为当年这个小小的好奇,张永华走上了从医的道路,与医学从此结下不解之缘。
当年「了不起」的小中医回想起从医的这三十多年,张永华给我们讲了段令他难忘的经历。
大学毕业后,他在农村里做中医,跟着一个当时非常有名的老中医学习实践。由于这个有名的中医还担任了政协的工作,常常要外出开会,因此有时病人来找他看病他可能不在,可能就会叫张永华先来诊诊脉,如果诊得好,能诊出问题来,就叫张永华继续看,很多病人的问题张永华都能顺利识别出。还有的病人让老中医看了没什么效果,倒是让年轻的张永华治疗得病情有了起色。
长此以往,张永华治好的病人渐渐多了起来,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大家觉得这个小医生还是挺了不起的,老医生看不好的病都能看好。最后甚至有些病人专门挑老中医不在时候来找张永华看病,这一点让张永华颇为自豪,而且他在当地还得了个「张半仙」的名号。
更有意思的是,在张永华当年诊治的那些病人当中,有一位肝硬化腹水的病人接受张永华的诊治后效果很好,特地带着自己的16岁的女儿登门拜访张永华,并且提出要将自己这个「既识字又会看报」的女儿嫁给张永华,以此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谈起这些,张永华说,这就是机遇,碰到了这样一个老中医,可以经常给他实践锻炼的机会,他还开玩笑说现在的年轻医生跟老医生一定要找个经常出差的。可见他很感激当年那些可以让他独当一面的机会。
中医一向讲究「形神合一」学了医之后张永华慢慢开始喜欢上医学。
「最开始只是好奇,当真正进入这个领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中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对中医的思维模式也越来越接受,中医跟年龄是相关的,随着年龄增加,对中医的「悟」也就越深刻。
「中医治疗疾病和处理问题有相似之处,并不是出现这个问题就应该怎么做,就一定会有固定的解决方案,可能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我们要选择最合适的处理方案。中医就是如此,讲究考虑问题要更全面细致些。」
说起中医的种种,张永华就停不下来,从中医的起源到现代医学中中医的状况,以及中医对疾病的认识等很多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好多内容。
「中医不仅仅包含了道家的思想,还结合了儒家和佛家的一些思想,但是更偏重于道家,因为中医的发展来源于第一本理论著作,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那时候佛家还没有传入到中国,儒家文化也才刚刚开始发展,而道家文化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并且得到认可。
「道家文化思想里,一方面讲究「清心」,「寡欲」,讲究「空」和「无为而治」,这种理论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非常可取的。比如说现在的精神心理疾病越来越多,这就与现在人的思想太浮躁,没能做到「清心寡欲」。
「现在的人都非常的努力,但是努力并以不一定能够取得回报,但是如果在努力地过程中得到享受,有这样良好的心态后,人的精神状态也会变好,就不会受到这些精神心理疾病的影响。
「中医也好,道家也好,非常讲究「形神合一」,就是认为很多的疾病跟精神心理非常相关,这些思想都是非常正确的。
「现代医学的模式,除了精神科比较重视这方面之外,很多的医学模式和科室都已经把这些思想都抛弃了,比如说消化系统疾病,很多消化系统疾病跟精神心理状态、情绪、睡眠都是相关的,但是消化科的医生较少重庆白癜风专科医院小孩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