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抑郁性神经症 > 疾病知识

一个忧郁症患者的现身说法

点击蓝字轻松   多数人在讲到忧郁症时,多半不会承认自己是个忧郁症患者,因为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疾病,他通常不会在生理上出现特别的生理病症,多数情况下,他也不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虽然我们常说这是心理出了问题,但笔者认为,忧郁症仍可归于「生理上」,也就是神经系统的毛病。可是我们很难用仪器检测忧郁症,以至于这种疾病容易被污名化,认为这好像就是在说自己是「心理有问题」,而拒绝承认或拒诊。

  医学上在判定忧郁症,会以患者在面对事情上的态度、情绪转变,以及持续时间等,来作为判定的准则。这样的判定是缜密的,因为有些人外表与行为看起来,你可能完全感觉不出他有忧郁症,甚至会觉得这些人很阳光很开朗、思考理性,但突如其来的许多举动,却可能瞬间吓坏所有人。

  承如上说,若被认为是神经系统的问题,那么我们就需要先去了解神经系统是如何运作的。神经系统的运作,基本上的控制中心在大脑,尤其是大脑的边缘系统,边缘系统控制了诸如我们的情绪、记忆等。当一件事发生后,我们身体会因神经系统的讯息传递,刺激到我们的边缘系统某些区块,而这些区块会马上做出相对应的反应,例如:愤怒、惊吓、开心、愉悦等。并藉由这些的刺激经验,储藏在大脑皮质相对应的区块,使之后遇到相同或相似事情时,懂得去判断事件的发生,应用何种态度去应对。

依笔者个人经验,会形成忧郁症,主要还是来自于我们所接触的环境。环境存在着许多讯息,当我们经常大量接触某些特定讯息时,身体也自然而然会习惯去捕捉这些讯息;而每一个人会因为接触的人事物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看法与见解,讯息本身可能并没有好坏善恶的分别,但受到社会化的约制,我们也就习于某些观点,而产生对于善恶好坏的分别。若我们不断接触这些所谓「不良」的讯息时,身心一开始可能会产生不适应的排斥感而感到痛苦,久而久之,习于这样的不良讯息时,虽然身体可能会想要排斥,但会因为大量的负面讯息而使得神经系统也跟着不断接收,长久下来让我们对于事件的看法处在消极或偏激当中。

身心相系

  对治忧郁症,许多人会依靠宗教的力量,这些年来甚至有许多身心灵团体的产生,为的也是希望能对治心理问题所产生的各种不良状况。不过早在两千多年前,佛陀已经开始教导如何去对治身心疾病!例如从三处观(蕴观、处观、界观)观察物质与精神层面的交互运作,进而能从根本中找出对应的方式来帮助有情众生脱离身心病苦。因此佛法绝对是治病的良药,也因此,佛陀正是位大医王。以下便依笔者所学所知,并以个人经验,供大家做一个参考。

  在《长阿含经》有言:「触从六入起,六入是触缘。」何谓六入?即: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此六根对应六境,称为六处,由六处而有六识;这些都是缘缘相续的,不是分别来看。若约生理上而言,神经系统在这当中不但扮演了传递根门所接收的讯息与整合讯息的角色,并且还会依于神经系统(大脑)内存在的经验与想法,再对身体下达指令。神经系统的传递与反应,包含了我们各种身体与情绪的反应,所以它扮演的角色既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更是相互依存的,它正对应着「六入」,而且在当中不断产生因缘。这里依因缘法而述,主要说明神经系统在当中的角色扮演,但因缘法环环相扣,实无法分开来说,还须完整论述,这里仅先粗略以六入与触之间的缘法,暂说至此。

  原理上看起来复杂,其实只是说明我们意识与行为造作上,会有这些根门与触缘而产生种种的思考与行为反应。我们从这边可以明白,当我们接收外界的讯息后,经由神经系统的传递,会在身体产生一连串的化学反应,再经由我们的大脑意识判别,界定是非对错的认知,并产生各种情绪反应,这些情绪反应也将会影响我们其他身体器官的运作。所以可以粗浅的说:生理既可以影响心理,心理同时也能影响生理。这是缺一不可的,这也是「身心牵系」的概念,也因此一般人不会无缘无故就得到忧郁症,他必然有其对应的缘法存在。

  举个自身案例:笔者在小时约五岁,即有自杀的念头,这个念头来自于对世间一切认知感到「无聊」,而心生「无助」之念头,但是为什么小小的年纪就会有这种想法?并且过了几十年,还能对小时的这种感觉记得如此清晰?这且不说前世所造,毕竟前世事我今世不得而知,虽然依于八识,能知晓是因前所造而有,但说来原理又太过繁复,故仅说今世所缘,并分析自我状况来说明。虽然笔者的家庭教育算是开明,却也是严谨的,尤其做错事马上就会受到严惩,加上从小就体弱多病、心思极为细腻敏感;而且受家庭教育影响,对自己要求有时会过高,以至于在小小心灵当中即感受到许多的「苦」,产生了对这世界的排斥感,而这种排斥感竟存在心里将近三十年抹灭不去。只是越排斥,这种情绪却黏得越紧,再加上逐渐累积的岁月经验,逼得自己年纪轻轻就有了忧郁症,也逐渐让自己养成逃避现实不肯面对的个性。

  形成这样的因素,问题在于「身心对于环境过度敏感」,在面对环境种种事件的发生后,逐渐累积成种种负面的观感;这包含了先天的性格,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缺一不可!所以我们也可以看见,相同的环境条件,不见得每个人都一样情况,但若环境所给予的讯息过于强烈,那么同样受到环境影响,许多人就会有着相似的情况发生。只是这些状况也有例外,因为总有些人自我意志强烈,对于检别这些讯息比其他人有着更强的能力;但这通常仍是以往经验的累积,让自己能较不受外境所影响,因此我们还是得看种种因缘的和合。既知有因缘,那么去找到那样的因缘,并且去断除、放下那样的因缘,就是一件重要的事。

  在笔者的经验当中,忧郁症患者是非常容易接收负面讯息的,十句话有九句话可能是正向,其中只一句话可能较为负向,但忧郁症患者可能在检别过程中,只会抓住那一句负面的话语,而忽略了其他九句话。这正是因为以往习惯接收较为负向的语句,因此容易将整个话语全部转为负向。例如有人称赞张三:「你今天真帅!」张三听完这句话后,马上反应:「那我昨天就不帅了吗?为什么只有今天才帅?」原本一句赞美的话,经过大脑(识)的解读,完全转向似乎他人在揶揄张三的语句。然则,若我们能理解,这些人长年因为受了不恰当的环境影响,那么从中寻找出原因,就能帮助他们从这种负面阴霾中渐渐走出。

从色法中调适

  面对忧郁症,除了依靠药物的治疗,也必须要从平日所接触的任何物质着手,例如饮食。我们都明白,饮食是为了维持色身的运作,所以饮食的好坏,会影响到身体的好坏,自然也会影响心理的好坏。

  现代人接触的饮食都较为精致与人工,却失去了原有食材该有的完整营养,这不见得是基本的六大营养元素,原有食材的营养还包含了我们常会忽略的重要物质,例如许多精神疾病患者体内可能长期缺乏色胺酸,而缺乏色胺酸也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这时天然的食材如南瓜、葵花籽、香蕉等,就是很好的补充来源。色胺酸是制造体内血清素的重要物质,血清素是能让我们感到快乐的神经传导物质,当体内缺乏血清素,很容易让自己感到不快乐。另外,虽然糖类通常会让体内血清素飙升而感到快乐,但过多的糖分摄取,尤其是精制糖类,却也会造成身体的负担,久之反倒是恶性循环,所以甜食的补充虽然具有暂时性的效果,但对于忧郁症患者而言,却是不宜多食。

  对于饮食上的调整,除了避免过度的加工制品,同时也可以在食材选择上用功夫,例如我们每日都会摄取的油脂。油脂中的脂肪酸对于神经系统影响非常大,所以摄取好油能够帮助神经系统正常运作,自然也能强化神经系统,使精神稳定。但是我们目前所食用的油脂,多半都是精炼的油品,这对健康上的帮助其实并不大,若能选择冷压粗炼的植物油作为日常饮食,则可以较为完整获取养分。所以均衡的饮食非常重要!这也仅是拿油脂当作一例,我们摄取营养部分,也最好能够请教专业的营养师做调配改善。

  除饮食外,适当的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有些人不爱运动,但笔者仍然建议要适当的拉筋。我们在舒展筋骨时,累积在体内肌肉中不好的毒素,可以较为快速排泄出体内,同时也能够放松肌肉;肌肉如果长时间紧绷,那么人的精神也容易焦虑、紧张。另外,也可以多训练腹部核心肌群,核心肌群的训练,不但能强化身体的支撑度,同时因腹部有着除了脑部外第二多的神经元(这也是腹部被称作「腹部脑」的原因),所以它也会主宰着我们的精神状况。训练核心肌群能帮助强化腹部的神经元,让人的身心都能健康强壮;训练核心肌群的最佳运动,就是瑜珈,若无法做瑜珈者,也该适时多做拉筋的体操活动,例如性广法师所教导的「松肩抬胯。这种简易的运动,不但能帮助身体肌肉解除紧绷、保持弹性、加强代谢,同时身心都会产生动能,有效强化与巩固我们身体的能量。

  只是过度与不当的运动,也可能造成精神上的损伤。笔者曾见过一些喜好运动者,因强烈的运动欲望,反倒让自己身陷于忧郁症的窘境;这是因为身体过度劳动,使身体长时间处于疲劳或受伤状态,身体的自卫机能反而降低。这告诉我们:过与不及都不是好事。

  另外,正常的作息与各种能让自己心情愉悦与放松的活动,以及正当的人际交流等,适时地参与,也能够帮助身心维持健康。但千万不要因为懒得动,只想在家看电视、打计算机,这会因为长时间的空间与活动侷限,让肌肉变僵硬,反倒无助于情绪的调整。又,适当的晒太阳,接受阳光的洗礼,除了身体能健康外,眼根受到阳光的刺激,也能够适时感受正面能量在身体当中的产生。

  这些调整都是依于身体所需而走的第一步。我们或许可以这么说,当初佛陀苦行六年,最终放弃的原因,正是因为没有调和的色身,过度的苦行,反倒不利于修行!毕竟身体苦受太强烈,造成的仍是苦的意识不断累积而已。

禅法的修习

  除了调养色身外,笔者之所以能脱离忧郁的阴影,最为感谢的还是四念处的修习!

  笔者的学佛时间并不长,仅约十五年的光阴,但对于「苦」的体会较为深刻,不论是身苦还是心苦。所以在学习四念处时,从身念处开始,即可马上观照身体的各种不适所造成的苦,而对这些身苦的观察,觉察是有所「接受」到这些苦,例如长时间不良的习惯,造成各种疼痛与疾病,从这里去观察并且明白如何去止息那些苦因。同时观照到因时间流动,念头不断涌出、心念不断在变化,而发现某些执着也是一种苦因。在对四念处最精进修行的时期,笔者对于生活上每一个能发现的念头,都能够清楚觉察并检别,于是对身心的好坏一一了然于心,念头不但清净许多,更重要的是,在情绪上的流转,尤其是负面情绪,也能够迅速地放下。

  禅修对于有忧郁症的人而言,将那种心不断捕捉「苦」的感受渐渐放下,有非常大的帮助。大家都不喜欢有苦的感觉,但时常越想着不要,抓得就越紧!越去在意,感受也就越大!最终整日想着要怎么放下苦,却仍旧抓着那样的苦而无法自拔。所以透过正确的禅法练习,渐渐将苦受放下,让自己在情绪与心理上,都能朝向较好的方向发展。

  这种功夫需要长时间不间断训练,但是一开始最好有善知识在旁指导,若是个人修行,或者受到不正确的指导,也怕出差错,反倒越搞越糟。以笔者的经验而言,有次在唸佛禅坐时,在自以为的观想与寂静之中,突然许多以往以为不会再想到的陈年往事袭来。那些念头原以为看淡,却在当下心血翻涌,甚至出现想致人于死的强大念头,那时当下做了更强大的观想,想要将这些念头净化;虽然念头暂时压了下去,但事后与教我坐禅的老师分享讨论时,老师却警告我这样是很危险的事,因为这是一种对抗,而不是转化与放下,只能暂时压制。老师也提到,初学者往往在一开始渐渐进入禅定状态时,会「观照」到许多以往所经验过的事,犹如跑马灯一般,若无法转化与放下,往往这些念头反倒因为禅定而更加放大,以至于无法自拔。这对初学禅法的人,笔者认为是真的需要特别注意的。

  再举一例,曾遇过一位师兄,在禅坐时突然看见他所穿的鞋子飞出,但事实上在他面前的鞋子仍是静止不动的;禅坐完毕后,这位师兄喜孜孜地与我们分享他的情况,禅师听了只给了他一句话:「莫妄想!」后来,这位师兄因对禅师不当的情感念头,加上之后学习上时常被禅师责骂,所以从喜爱转为讨厌,很快的也就离开了道场。这件事情,说明了我们若对禅法没有正确的认知,仅是凭个人喜好去「感受」,不但外在而言可能会造成各种人际困扰,内在而言也容易产生精神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业障」,过度的「感受」,所造成的各种问题,尤其以精神问题,是要非常留意与小心的。

  所以,对于某些忧郁症患者而言,学习禅定不见得是一开始就该为之事,色身的调养、念头的转换、信心的建立与对佛法正确的认知,都是需要事先清楚明白并且去实行的,笔者认为这比打坐观想更为重要!而若坐禅时,念头一来,如同性广法师在教授禅法所提到:「念头来时,不理它、观察它、放下它。」这样的方式包含了学习止观该有的正确学习态度。

  再次提醒!若你想体验止观所带来的身心益处,仍然建议需要善知识在旁指导,以免发生不当的状况,反加重自己的身心压力,最终造成更严重的身心疾病。这是因为佛法的修习,首重还是要有正知见。笔者除了上述经验外,还曾经有一阵子,因为没有善知识在旁指导,自行勉强修行,加上心念中不正确的期待与错误的见解,因此产生了更严重的躁郁状态,甚至波及亲友,让身边的人全都在不安的感受之下。是故此事不得不严正以待!好在当时很快的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在暂时停止禅观修持后,问题才逐渐解决。

黑暗中的光明

  习于负面的讯息接收,往往使人感受不到光明。佛家讲求心的训练,并重视因缘;佛菩萨度化众生,也依缘而往,所以他们懂得如何在众生心中,种下一颗菩提种子,或是点燃黑暗心中的一盏明灯。或许忧郁症患者,心里面总是阴暗成分居多,但是将佛法的一点因缘种子种在心中,不论人生的路有多黯淡,总有一点光明能指引。

  笔者常与可能有忧郁症倾向的人说:「若能懂得自己处于一种消极、晦暗的心境而想挣脱出离时,绝对不要怕向外界求救!」当然求救还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知道求救只是一时,更重要的是自己求救后,是否能自救,心里不应一直存在对某些人事物的依赖感,这样反而走不出忧郁的情境。而一般人对于有忧郁症倾向的人,应该要给予更多的包容,因为忧郁症短则半年,长则数年,乃至于终生都无法走出都有可能。

  心理的疾病往往比生理的疾病更为难缠,但必须要明白,长期在这样情绪流转的人,是很难立即处理与转换心境的。以是乎,我们能做的,就是倾听他的苦恼,给予他相对应的精神支持,以及协助他往良善面去做事。

  切记!千万不要因为忧郁症患者走不出那种情境,而对忧郁症患者说:「为什么你老是走不出来?」之类的话,既知是「生病」,心病其实如同「癌症」一般难以对付与去除,这种话一出口,反倒让忧郁症患者更容易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只会打扰到别人,进而会加重消极与灰暗的心情。忧郁症患者最需要的,其实并不是你给他意见,而是愿意去倾听他、了解他的想法,进而给他相对应的支持与鼓励。这时能与菩萨爱语、柔软语相对应之,是最好不过的事,然后渐次引导他自心生出该有的力量,去克服自己的问题。

  笔者长年与忧郁症为伍,自知要从中走出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但在佛法的熏陶下,从完全黑暗之中,见得一点光明,进而依循光明,从黑暗的路中,渐渐走出。从学佛到走出忧郁,竟也花费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或许有人会问:「那么这样就没有任何问题了吗?」这的确无法保证,因为众生的心念是杂染的,我们只能期许自己在薰修的过程中,逐渐能朝向光明面,但凡走过必留痕迹,那些种于心识不良的因子仍是存在,他随时都有可能再现。所以这就得看自己如何去择别,我不过择别了对自己良善与光明的种子,也因此能够顺利走出忧郁的阴霾。

  精神疾病有时难以去觉察,但当发生后,已是陷入严重的状态。然而有情众生之所以是有情众生,都因无明痴病,一切有情众生在因果的轮回中,其实没有谁比较好、谁比较差。若有幸遇着佛法,并能依循正见修习得以解脱忧郁烦恼,这是不容易的!坚持该做的事,不但能让自己心念更为广大开阔、充满光明,也才能走出忧郁的烦恼,不再受「苦」逼迫,人生终能获得自在解脱。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dhu.com/jbzs/3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