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抑郁性神经症 > 疾病知识

3岁男孩对玩具车有偏执喜爱,原是患有孤独

三湘都市报7月31日讯(记者李琪通讯员邓叶石荣实习生刘思慧严语)球球(化名)今年3岁了,却还难以完整清晰地喊出“爸爸妈妈”,他也不喜欢和人交往,但对玩车子有近乎偏执的喜爱。

感觉异常的爸妈带他到处检查,最终医院(医院)儿少心理科,球球被诊断为孤独症。该院医生今天通过本报向更多家长们发出提醒,孤独症越早康复治疗越好,一般症状在3岁以前就已经出现,如果家中孩子出现相关表现,就引起注意,尽早带孩子就医确诊。

他喜欢一个人的“玩具世界”

球球家住长沙,今年已经3岁了。与同龄孩子咿呀学语不同,他还不能正确使用语言,家人的称呼他难以完整清晰的叫出来,家长的言语指令他似乎也难以理解。

不仅如此,球球爸妈发现,他总不愿与同龄孩子进行社交,在孩子较多的场合玩耍,他只默默站在一旁看其他人玩或者蹲在一边玩自己带来的小车玩具。

球球喜欢玩车子,他喜欢把车子排成整齐的行列,如果家长试图加入或者打乱车子的排列顺序,球球动辄大发脾气,哭闹不休,又或者会放下手中的玩具车,径直走开。今年6月,考虑到球球即将面临上幼儿园的问题,球球爸妈将孩子到处检查,最终到医院。

孩子为何这样孤僻、沉默?

经过该院儿少心理科主治医生陈曦的深入了解,球球除了在言语发育上存在障碍,还伴随有明显的社交障碍。他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也没有正确的社交技能,更缺乏与同龄孩子交往玩耍的兴趣。

同时,球球在兴趣行为上也有明显异常,他的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对于车子和玩车子的方式有近乎偏执的喜爱,不允许变化,时常还会出现原地转圈,垫着脚走路的行为。

据一系列检查和测验评估,球球被确诊为孤独症。球球爸妈难以接受,立即配合医生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记者今天了解到,球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言语和社交表达等方面都有了一定进步。

孤独症患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陈曦医生表示,目前,全世界各国报告的患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孩子由于医疗系统的完善而被确诊为孤独症,像球球这样的孩子,已经不在少数。如果家长对孤独症的症状的认识不清,很有可能会使孩子错失治疗干预的最佳时期。

“其实孤独症的症状,通常在3岁以前就已经出现了。”陈曦医生提醒,如孩子存在以下表现,那么家长需要引起注意,尽早带孩子就医确诊:

其一,社交障碍:孩子不能适当的使用目光交流、面部表情、非言语行为来进行社会交往;同时孩子还缺乏主动向外界寻求共享快乐、兴趣的动力。

其二,言语障碍:孩子在言语发育上存在迟滞等情况,无法与外界建立社交性的问答,言语形式内容异常,存在即刻模仿、反复重复、自创自构语言的情况,语音语调在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身意愿上存在困难。

其三,行为兴趣异常,孩子常表现出兴趣狭窄,行为上存在刻板重复,有些孩子还会有怪异行为,比如重复的蹦跳、原地转圈、踮着脚尖走路,尖叫等。

其四,感知觉异常,孩子可能在大小动作上存在发育问题,动作不协调、缺乏平衡感,感觉上有针对性的敏感体验,如讨厌某种特定的声音、触觉,或只偏爱某种颜色或味道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dhu.com/jbzs/15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