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面对抑郁症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很难处理人际关系?或者觉得好像有时候明明状态不好,却好像不得不强迫自己社交?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好好在复原路上照顾自己呢?在上一篇文章里面,我们探讨了迈向复原的道路上该建立如何的心态,与工作和学业上该如何调整等。当然,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是很重要的,但有时候更困扰我们的是跟其他人的关系——当我们出现情绪困扰时,要怎样跟身边人相处?
一、给自己时间与空间当情绪状况不好时,请记得情绪状态不等于自己本身;情绪不好,不等于你这个人不好。此时可以想象自己体验着自己的情绪,作为一个旁观者。感受情绪袭来,有耐心的等待,再感受情绪慢慢离开就像一阵强风。当然,这个过程一开始并不好受,需要慢慢练习适应。而在这状况不好的情况下,你可能不想要受到外界的干扰,毕竟哪怕是身边人没有恶意的关心,也可以让情绪困扰的人感到无比的压力。这时候给自己一个可以休息的空间就很重要了,这个空间可以保有自己的私密性,它是会让你感到安全的,你可以自由地在空间里大叫、哭泣释放。但是不建议完全与外界、他人隔绝,因为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你仍然会需要与他人的交流与帮助。那怎样可以找到这样让自己休息的环境呢?毕竟哪怕是属于我们的房间,也未必能让我们感到安全。所以,这时候我们要慢慢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空间,例如跟家人好好讨论边界问题,什么时候他们可以进入房间,什么时候不可以。如果家里始终没有办法让你感到安心,你也可以尝试出门散心。有些人可能喜欢一个人乘车兜风,有些人喜欢在公园的角落默默流泪,不管怎么说也好,最重要的是多尝试和多寻找。不过,我们毕竟不是真的生活在孤岛,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会遇到很多需要社交的场合,就像新年时,家人们走亲访友吃年夜饭,或者朋友结婚生子之类的事情。这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担心难为情或不礼貌,所以没有勇气拒绝参与,但真的强迫自己出席后又觉得很辛苦,对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那这时候该怎么做呢?虽然选择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当我们患上抑郁症的时候,把自己的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才是负责任的行为。虽然缺席朋友的婚礼是有点遗憾,但总要比因为这个聚会而感到痛苦要来得好。因此,不要害怕跟身边人坦白自己的状况,相信只要你能给予一个合理的解释,真正重视你的人绝对会谅解的。
二、建立一个值得信任的人际网也许你愿意与他人分享心情,也许他人也愿意听你分享心情。但无论如何,「交友」对我们而言是必须的,交友能让我们获得改善的建议。虽然在建立交友的过程可能有很多的挫折,甚至会受伤,但是当我们遇到一两个能理解我们的人,其实就足够了。你可能会担心:“不断的跟同样的人诉苦,会不会让对方感到烦躁?”这是有可能的,一来不是每个人都像临床心理咨询师受过训练,二来对方可能无法承受太重的心理负担。所以我们可以试着让你的人际关系分散,以多样化成为一个牢靠但富有弹性,能支持着自己的网:? 令你特别有压力的事→找临床心理咨询师? 想要消除孤独感→跟普通朋友一起去玩? 平常想要吐苦水→找朋友与家人分享? 深夜需要协助→24小时聆听热线? 在事情无法告诉亲近的人→上网匿名宣泄当然这个人际关系网络需要时间慢慢发展,你也会看到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人会离开。对于这些你都不需要太过担心,当这个均衡而健康的网络慢慢地发展出来后,你就不会再过度依赖任何一个成员,甚至开始找到自行调节情绪的好方法。
三、善用“暗语”当我们情绪还不算太差的时候,要好好地解释自己的状况并不困难。但如果你的状况很不好,例如出现了痛苦的回忆、恐慌症发作或是任何形式的病发,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无法正常说话与生活。这时候,如果能用简单的几个字来告诉亲密的人你目前状况不佳,或是危险到想要伤害自己或他人,会是一个便利的方法。比如设置一个暗语,这个暗语可以是很简单的一个词,例如「深海」、「SOS」、「月亮」等等。你可以事前告诉亲密的人你这个词的意义,例如「SOS」可能代表需要报警或送去急症室,「深海」代表你半句话你都不想说,这样一来对方哪怕刚开始没法弄懂你发生了什么事,一听到暗语也会立即明白下一步该采取什么行动。同理,你也可以设定一些让别人提醒自己的暗语。比方说,如果你察觉不出自己的状况已经有了改变,但别人又不知道该怎样说服你,也可以立即用「暗语」来提醒你注意。
四、善用资源要成为一个懂得帮自己找资源的人,资源可能是物品,也可能是人。适时地愿意寻找帮助,有一天你也可能成为帮助别人的人,这是一个好的循环。而当我们想要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交能力的时候,比起自己尝试把所有东西都扛起来,有时候找专业人士也是很重要的。这可以是一对一的心理治疗,通过专业人士协助你建立拓展人际关系的能力。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一对一的心理治疗。这时我们也可以打打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这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五、人际关系的清理阿德勒曾说:“所有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姑且不论这句话是不是如此的绝对,人际关系的确是每个人一生中必修的功课,而它同时也会带来支持、冲突以及压力。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网络使我们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同时,我们好像可以很轻易地在各种交友软件上面认识一些「好友」,但真正深刻的友谊却越来越少。这是源于我们人类的社交网络受到大脑新皮层的处理能力所限,所以不可能同时维持太多友谊。据统计每个人最多可以维持段人际关系(这包括了家人、好友、同学、同事、和任何你有机会见面的人)。然而,如果说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好朋友和家人的人,而不只是泛泛之交,那么大概只有五个人左右而已!这个数字可能让你感到惊讶,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你回想一下自己的通讯簿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