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发起、由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把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随后的十多年里,许多国家参与进来,将每年的10月10日作为特殊的日子: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其居住的社区做出贡献。当前精神卫生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世卫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5亿精神发育障碍患者,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而在大多数国家中,只有不到2%的卫生保健资金用于精神卫生,且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者、半数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和四分之三的滥用酒精导致精神障碍者无法获得简单、可负担得起的治疗或护理。
此外,在世界范围内,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杀。精神发育障碍疾病已成为严重而又耗资巨大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影响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
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们都知道,健康不仅仅包括身体的健康,而且也包括心理的健康,并且因为心理问题到心理诊所寻求心理帮助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怎么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
所谓心理健康,其实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当事人能够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发挥本身的能力和潜力。心理健康具有下面7个具体的标准。
1、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5、能适当地表达情绪;
6、健全的人格;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
精神疾病离我们有多远?
凡能影响我们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的不良状态皆在精神医学范畴内,我们最常见的有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各类神经症,睡眠障碍,躯体不适等等都是。在此类疾病中明确概念很重要,比如关于抑郁,核心症状为三低:情绪低落,活动减少,兴趣减退(以前喜欢的活动现在不喜欢了)。症状在一个星期内只能诊断为:抑郁情绪,日常情绪管理即可。两周到一个月诊断为:抑郁症。超过两个月、为重度抑郁症MDD诊断加权。超过一年的低落心境伴随躯体化症状等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后两者为住院标准,医疗机构通常会选用抗抑郁剂配合正念疗法,NLP会话,行为艺术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如果伴随睡眠障碍,躯体焦虑等症状需添加辅助药物,并配以拔罐,走罐,针刺疗法等,有显著疗效。
那么如何分辨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呢?几乎在每次初次初诊患者的过程中,患者和家属都会询问医生这样的问题:“我(家人)的病情严重吗”?事实上,这是一个很难有准确或完整答案的问题。我们要从看,听,想三方面同时进行。看其行为混乱异常否,听他讲的话逻辑性如何,以及是否存在幻觉等。想他有无家族史,对比以前,现在有无行为、人格变化等。同时,使用BPRS(简明精神病量表)进行测评、筛查,对症进行诊治。
精神疾病可防、可控、可治,但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尽早、尽快进行合理有效治疗,希望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提高认识,并持包容、理解、重视的态度去关爱身边的精神病患者。
来源:精神心理科谯瑞
编辑:李翔虹
审核:田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