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抑郁性神经症 > 疾病知识

抗抑郁药会让人吃得呆呆傻傻

北京皮肤科治疗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点击标题下「中国神经时讯」可快速   多数患者对抗抑郁药心存担忧

  春季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医院精神医学科主治医师黄俏庭说,精神医学科门诊每天约有人次就诊,其中超过50%都是因为情绪问题来诊。而让医生头痛的是,抑郁症患者对药物抗拒、抵触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些患者多数对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心存担忧,有的甚至不愿意服药。

 

  夸大副作用,自己吓自己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患抑郁症后一般必须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是药三分毒”,既然是药物,肯定也有副作用。黄俏庭说,患者对药物副作用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是大家对精神类药物的副作用的认识非常片面,存在很多误区,甚至有很多夸大之处,自己吓唬自己。

  对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抑郁药来说,在服药初期都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食欲减退、恶心、头晕、困倦、出汗、口干等,大部分患者反应轻微,小部分中重度。但是,这样的不良反应在3-10天后逐渐缓解。而且即使出现不良反应,也并不会带来身体健康上的损害!

  黄俏庭说,大众对精神类药物的担忧、抵触跟精神医学和精神类药物的发展史有关。老一代的抗抑郁药副作用确实很大,服用后患者可能出现较长时间的困倦、迟钝、口干、便秘、排尿困难、性欲减退等不良反应,而且程度一般较重。部分患者服药后看起来的确是“呆呆傻傻”。但是,新型抗抑郁药已经有了全新的“面貌”,并不存在我们想像中那么多严重的副作用。

  减少副作用,医患沟通是最佳办法

  一般来说,对于单纯的抑郁症,选用抗抑郁药物在两周内抑郁症状就会有所改善。如果治疗8周后仍然效果不佳,可以考虑增加增效剂或换用另一种抗抑郁药。因此,千万别以为效果不好就立即放弃治疗。

  而对于药物的副作用,患者不必害怕,有疑虑可以跟医生沟通。同样的,精神医学科医生也应在用药前尽可能详尽地跟患者解释、交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比如有的抗抑郁药具有镇静作用,在白天服用就有嗜睡的副作用,但是在晚上服用对于有失眠症状的抑郁患者而言就有显著的好处。

  专家还指出,对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降低药物剂量或换用另一种抗抑郁药可能就会解决问题。所以,针对药物出现的副作用,患者不必太紧张,应该定期复查,多与医生沟通,进行合理地应对,则可以把药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专家忠告

  切不可擅自减药或停药

  抑郁症的治疗,切忌不可自行突然停药,以免发生撤药综合征。即便医生反复强调不能随意停药,但还是有不少患者存在侥幸心理,觉得症状改善了就可以自行停药。黄俏庭说,“鸡毛不能试火”,当抑郁症复发一次,大脑的受损程度会一次比一次严重,而且复发的病人疗程会增长(一般首次抑郁症发作,服药疗程至少1年;第二次发作,服药疗程延长为2~3年;有过三次以上的发作,则可能需终身服药)。

中国神经时讯整理编辑自中国新闻网

(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dhu.com/jbzs/124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