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哇哇落地,妈妈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巨大变化,晋级之余的幸福自豪感一不留神就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琐碎打得落花流水,宝宝片刻的安静睡眠让妈妈觉得要处理各种杂事,预备着下一场的战役,宝宝醒来,要吃喝拉撒,要抱抱。
而妈妈呢?这时候期待丈夫的抱抱显然是天方奇谭,疲惫沮丧之感油然而生,许多新手妈妈对生活变化不知所措,情绪焦躁不安有时甚至喜怒无常。
宝宝哭,妈妈也哭,家里人不知道该哄哪一个?
1婴儿忧郁BabyBlue还是产后抑郁
●
担心无法照顾好孩子,这会让新手妈妈们感到一种你从未有过的压力。生完孩子后,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也会影响妈妈们的情绪。宝宝可能也会在任何时候醒来,要喂奶、换尿布,这些都会影响妈妈获得充分的睡眠。没法睡个好觉——光是这一点就会让你烦躁。
可能一分钟前,你还在为自己能胜任新妈妈的工作感到骄傲,突然间宝宝大哭大闹,无论如何也哄不好,顿时让你感到自己不能胜任这个任务,最后妈妈也哭了……
其实你不是第一个处理这些情绪起伏的妈妈。多达80%的新手妈妈都会患上所谓的“BabyBlues婴儿忧郁”——这是由新生儿带来的各种变化引起的情绪短期低落。这种感觉持续一段时间是正常的,通常在新生儿刚出生2或3天时就开始了,1-2周过去后,随着对新生活模式地适应,你的感觉可能就没有那么糟,慢慢自信起来情绪慢慢变好。
▼▼▼
2“婴儿忧郁”的症状有哪些?
●
3你怎么能照顾好自己呢?
●
照顾好自己是减轻“婴儿忧郁”症状的最好方法。如果你有“婴儿忧郁”,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照顾自己。
和你信任的人谈谈你的感受。
保持均衡的饮食。
把你所有的想法和感觉都记录下来。
走出家门——享受新鲜的空气和生活,暂时远离尿布、喂食和呕吐。
寻求帮助——可以听听其他新手妈妈的经验,有时候,仅仅是几个不同的观点就能产生巨大的不同。
接受不完美——给自己时间,适应你的新“工作”,适应日常饮食和睡眠。没有十全十美的宝宝,也没有无所不能的妈妈,不要期望在最初的几周自己就能达到理想的状态。
重要的是要记住,你并不孤单。
要知道,在你这段特殊的时间里,你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你可以充分获得家人或专业的母乳喂养指导老师们的支持和帮助,这些支持和帮助会让你身体慢慢适应新的生活模式,你的状态渐渐会好起来。
▼▼▼
4如何处理婴儿忧郁BabyBlue
●
01睡睡——宝宝出生后,睡眠受影响的这个“梗”是没法过去了,这是生物界进化过程中所有物种都要经历的,好在我们人类大多不用风餐露宿、担忧其他物种袭击,所以尽可能多睡觉,友情提示“把家务交给他人,把睡眠留给自己。”
02吃吃——有时候妈妈们会担心自己的体型,会自嘲“怀孕的时候自己是宝,生好孩子以后自己就变成奶牛”,要知道哺乳是一件消耗身体能量的劳动,俗话说“喂奶有助于减肥”,所以需要保证有充足的营养,当然要好吃才行,妈妈吃得好,宝宝才不会饿,至于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其实不用刻意限定,品种丰富多样,色香味俱佳最好。
睡了吃,吃了睡,那是宝宝的生活节奏,当然也是妈妈的解压法宝,但我们毕竟是人类,不能过着猪一般的生活,对吧?
03运动运动——运动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但是对新手妈妈们的确是有许多现实层面的困扰,可以做什么样的运动?穿什么衣服去运动?随时可能的乳汁分泌怎么处理?在户外会不会感染上什么病毒,这些都是妈妈们要面对的困扰。
在天气晴朗,空气质量优良的条件下还是非常推荐户外活动,如散散步,骑自行车等。运动的时间可以不用很长,要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阳光、新鲜空气、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当然还有许多室内的运动推荐,有针对围产期设计的瑜伽,广播操,舞蹈等,只要找到自己合适的运动都是可以的,当然如果爸爸能够陪伴一起运动,那就是更好的了。
04学会求助学会求助——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学会求助,接受帮助。
当然如果你的求助对象只有婆婆的话,这个可能对情绪帮助不是特别大,在亚洲人群中有研究,如果照顾者只有婆婆的话,情绪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要大于其他照顾者,当然不是说婆婆不好,只是毕竟不是亲妈,有时候说话的情绪要压着点,这多少会有一些小障碍。其实可以求助的人很多,孕产期的保健医生、母乳喂养师,一起参加产前教育的新手妈妈们,这些都是可以信赖的对象,可以多交流分享。
一味地看书养,太多太多的不同专家意见,国内外的新理念可能会让自己不知所措,有时“当猪养”,或许也可以减少自己的心理压力,避免过度焦虑。
▼▼▼
5会不会得了产后抑郁?
●
按照上述的方法,如果你的情绪还是沉浸在悲观、自责、担心、恐惧之中,且症状持续超过2周,并有加重的迹象:甚至有些不好的念头或消极情绪,你可能会患上所谓的产后抑郁症,大约10%-15%的妈妈们会患有此病。
如果你之前曾有过抑郁的发作,或者有家族遗传史,那么你患上产后抑郁的可能性会大一些。你可以如实地告诉医护人员你的想法,不用担心你的感觉让他们震惊,不知所措,她们对此非常有经验,擅长和产后妇女交谈,如果你能诚实地告诉她们你现在的状况,有助于他们正确评估,必要时推荐到专业的医生那里寻求更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