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人,我常常这样说:生孩子以前,女人便都是天真烂漫的女孩子。她们好像姿态各异的花朵,有自己独特的性情和特点。可是一旦生了小孩,便被这世上最可爱的小魔头们塑造成了整齐划一的模样——齐腰的大波浪被简单好整理的发型所取代、每周的那场电影被照顾小孩的琐事一次次地挤出计划、曾经的麦霸从此退出江湖、甚至于当年宿舍里的男人婆都有了一脸的慈祥和温柔。养育小孩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把风情万种女儿心雕刻成了相差无几的老妈子心。
这种成长的代价是惨重的。
当小孩呱呱落地的时候,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告诉我们要倾心全力给孩子最好的照顾和教育。可是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我们一路在温室里长大,我们从来没有吃过苦;我们刚刚学会了独立,还从来没有被一个如此重要的小生命这样依赖过。当身体疲惫与心理压力一起到来的时候,也许就有人扛不住了。我身边的好友及后台的读者经常问我,你有产后焦虑吗?
嗯……我觉得自己特别能干,对所有事情都充满了不怕苦不怕难的肯干精神从来不担心什么能难倒我,所以就从来没焦虑过。我这也算奇葩了是不是?但是,我两次生产都无可避免地遭遇了产后抑郁啊,哈哈哈上帝总是公平的。虽然我没有关历过产后焦虑,但是身边的例子有很多。不管是抑郁还是焦虑,都是因为那大大的爱。既然是因爱而来,我们不妨用坦然接受地心态来对待。我今天把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经历总结分享出来,希望能给有需要的妈妈们提供一点经验。
我见过产后焦虑比较严重的几个妈妈,有的是属于要求过高的类型。
妈妈A。因为高龄得女,全家人视宝宝若掌上明珠,而事事完美主义的小A更是立志要给孩子最好的纯母乳。偏偏事与愿违的是,A的乳头凹陷,每次母乳的时候总要不怎么顺利地折腾一番。于是,一边是孩子的哭声一边是自己急于授乳却不顺利的焦急成为了每次母乳的常态。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妈妈A产的焦虑症状全面爆发了。有一次去家里探望产后的她,正碰上孩子饿了要吃奶。小A接过孩子,几次尝试没有成功后孩子开始大哭。孩子的哭声仿佛一个信号,她赶紧把孩子推给阿姨自己飞快地冲进洗手间开始呕吐。(好心疼)
当她平复好心情回到我身边后,跟我聊了很久很久。她是那么聪明能干的姑娘,从大学毕业就自己闯荡江湖,聪明的脑袋里转的都是生意经。独立善断把事业经营的顺风顺水,所以她也理所应当地认为养育小孩也可以如事业般一切按她计划。
她想通过剖宫产得到完美的身材,医院花费十几万剖宫,然后术后她对切口和缝合均不满意,一看到刀口就落泪;她想纯母乳,然后乳头凹陷母乳不顺利,孩子一哭就好像在说她很失败,令她崩溃;她想孩子健康活泼,可是孩子动辄生病,医院,心神疲惫更加重了焦虑。
我说,断奶后过一段时间身材自然就恢复了不要急于一时;我说,母乳实在不顺又没有什么办法解决就奶粉喂养吧,不要死磕;我说,孩子发烧这些小症可以医院,反而折腾得全家上下都很疲惫也不利于孩子恢复。可是这一切徒劳,她只是在自己一切追求完美的状态里听不进任何劝告——不能容忍身材走形,不能接受不能母乳的现实,不能看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小孩在发烧却选择保守治疗。
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你的影子?其实,我也曾经是要强的妈妈。
在第一次当妈妈的时候,我也立志要给孩子纯母乳。我害怕自己会产后抑郁或者焦虑,所以在产前给自己做了很多心理建设。比如,不管顺产还是剖宫产都无所谓,只要孩子健康;比如,不管是男是女都无所谓,只要孩子健康。但是只有一项——母乳喂养,我认为这是每个母亲的天职,只要我坚持就一定可以成功。所以我视其为理所当然,没有给自己的心留一丝退路。当我母乳不足的时候,我怎么也无法接受自己是只不合格的奶牛——愧疚不甘的泪水淹没了我。日日夜夜的哭泣和盲目无果的坚持耗尽了我所有的能量,致使我在产后抑郁中很久很多久无法自拔。
其实,不管是产后抑郁还是产后焦虑,都切忌要求过高。提前进行合理的心理建设不可或缺——在孩子有关的问题上不可以有任何太过于绝对的想法,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凡事顺其自然。生大宝的,应该在产前将一切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设想到,以免自己产后心理落差过大诱发产后抑郁和焦虑。而生二宝的也不能够疏忽大意,以为自己第二次当妈妈是过来人就有足够的经验应对一切问题了。要知道,没有两个宝宝是完全一样的(双胞胎还都有性格差异呢),第一次的经验往往在第二次就完全没用了。
比如我的一个B姨妈。
我表姐是B姨妈的第一个孩子。表姐乖巧懂事,我姨妈后来常常这样描述:蕊蕊太乖了,好像不知不觉中就长大了~!姨妈的这个感慨是有来由的,因为她的第二个孩子——我表弟,淘气难带到每一天都是煎熬。带完乖女儿完全无法适应这个魔王儿子的姨妈,经常边哭边说:“蕊蕊太乖了,好像不知不觉中就长大了~!可是小云晚上不睡觉,白天不闲着,我真的快要累死了!我觉得我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那时候我妈妈常常把表弟带到我家里来,只是为了给我姨妈放几小时的假让她精神放松一会儿。可是当我表弟不在身边的时候,我姨妈却好像又失去了生活的重点般手中无措。最后往往是还没到约定时间,她便来我家接走了魔王表弟。
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你的影子?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在大宝是女儿二宝是男孩的家庭。
女孩子比男孩好带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妈妈有回给我形容她和游游在公园玩的场景,生动极了:“公园里有个圆形小广场,我看到一个老人抱着一个和游游一样大的女孩坐在广场边的长椅上看风景。游游特别开心,围着广场追着鸽子来回跑。半个小时以后,我跟着游游跑的头晕眼花像个疯子一样了!可再看看那个小女孩和老人,就像幅画一样一直那么安静地坐着!都是看孩子,这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是啊,养男孩好累啊,累到男孩的妈妈们一凑到一起就是各种吐槽——白天精力旺盛过人,晚上睡觉也极不踏实,捣蛋闯祸家常便饭,还不贴心。
很多老大是儿子的,二宝都希望是个女儿,皆是因为知道养男孩的不易,怕自己的体力再养个男孩会吃不消;而老大是女儿的,二宝则希望会是个儿子,然而却远不知养男孩的辛苦——于是当劳累与疲惫到来的时候,吃不消的身体和疲惫的心就生病了——抑郁或焦虑。
这类妈妈们,最最需要的是给自己放假。如果你要坚持说“放不下”,那你就真只有在辛苦劳顿中一路走到黑了,尽头处也许就是抑郁和焦虑。就像我那个永远都放不下的姨妈一样。
我家里有两个男孩,如果我每天与他们呆在一起,我可以确定我一定会生病。因为太闹了,因为一刻不得闲。对于生性喜静的我来说,与他们在一起我就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空间。如果天天如此,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可以一直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能量场。
即便在周末,在我的两个小男孩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也会尽量地给自己争取一份空间——下楼喝杯咖啡。有时我会邀请老大陪我。在咖啡厅里,静静的音乐和闲适的节奏让我迅速回血。游游受环境影响不再大声喊叫,而我也通常会给他点一份小甜品,作为安静的奖励。当我喝完咖啡能量回满,我会说:“好了游游,我们回家(zhanchang)吧!”好的能量带给我一脸笑意,游游喜欢这样的我,小手伸进我的大手,蹦蹦跳跳地随我穿过花园回家。进门后,俩兄弟好像完全忘了刚刚打完的架,非常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这样多好。
你也可以寻找这样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也许是做个spa,也许是打一场羽毛球,也许是与闺蜜聊聊天。只要是你喜欢的事情,只要这件事情能够带给你能量,就坚持去做。没有什么事情比先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再重要的了。对孩子们来讲,一个快乐的妈妈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放不下”,孩子会从妈妈的脸上读到焦虑;学会放下,学会让自己快乐,可爱的孩子们才能从我们身上得到快乐。对吗?
希望我们能一直做最好的我们。即使少女心不再,也仍然能够做不败的花,为我们爱的人播撒芬芳。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容转载自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北京中医白癜风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