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抑郁性神经症 > 患病影响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抑郁症的两种类型及治

文/sevail

百度百科:“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研究发现,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DSM-IV中将双相障碍分为两个亚型,双相I型指有躁狂或混合发作及重性抑郁发作,双相II型指有轻躁狂及重性抑郁发作,无躁狂发作。值得注意的是,双相抑郁未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有报道37%的双相抑郁患者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使发作频率增加。”

简单来说,躁狂、轻躁狂和抑郁是双相障碍患者会出现的三种状态。抑郁表现为三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行动减慢。躁狂表现则相反,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奔逸,行动过多。轻躁狂表现为轻度心境高涨,并有活动增加,自觉体力和精力旺盛、幸福感、社交活动增多、话多、过分亲密、性欲增强及睡眠需要减少,但尚未达到严重扰乱工作或被社会拒绝的程度。没有幻觉或妄想。

双相I型:抑郁/躁狂交替发作,或抑郁/轻躁狂/躁狂交替发作

双相II型:抑郁/轻躁狂交替发作

某医生形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就像坐过山车,时而疯狂,时而沉郁,S觉得该说法过于含蓄,我们通常都形容躁郁是“上一秒天堂,下一秒地狱”。

因为不同症状交替发作的时间间隔长短不同,有的患者交替周期长达一年,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医生会将双相患者误诊为单相抑郁,而长期使用百忧解之类抗抑郁药会诱发躁狂,我常常遇到被误诊的患者认为自己从单相变为双相是由于医生开错了药,而且他们认为双相是相比单相更严重的病。这些误诊无疑降低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使患者内心受到了打击和伤害,也在某种程度上为日后患者不按医嘱服药提供了理由。

医生认为,“由于双相患者情绪容易出现跌宕起伏,不仅会破坏患者的人际关系,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家庭生活,还会升高其自杀风险、缩短健康寿命,因此一定要及时接受治疗。由于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慢性、容易复发的疾病,想要减少复发的次数,长程规范化的综合治疗至关重要。

“首先是药物治疗。心境稳定剂可缓解躁狂或抑郁的急性发作症状,帮助预防此类发作;新型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治疗躁狂,有的也用于维持治疗,预防患者复发;此外,还需要服用抗抑郁药。

“其次,需要辅以心理治疗及家庭支持。单纯的药物治疗常常不足以完全控制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双相情感障碍的最有效治疗策略包括联合用药、心理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支持。

“第三,还需要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我调整。一是要获取知识,识别早期复发症状,配合治疗;二是减压训练。避免高压力的环境,维持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并尝试一些放松技术,如冥想、瑜伽、呼吸训练;三是寻求家人、朋友的支持。四是健康的自身管理。通过规律的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帮助稳定情绪。五是自我情绪监测。保持对症状跟踪,当观察到自己的情绪就要转为失控的迹象时,就要及时阻止。”

根据医生的多项建议,S想聊一下当前患者在通往康复之路上普遍遇到的几个问题。

一,父母。“已经告诉过父母,可是他们认为我不需要看病,只是想太多。”“父母把我的药扔了。”“父母不让我结婚。”绝大部分家庭中,父母或其中一方,都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不承认”,“不理解”,“不支持”的态度。S表示很无奈,也很悲哀。

二,营养不良的心理辅导行业。虽然S认为心理咨询业完全有潜力成为精神类疾病的主流,但其见效慢、费用高的特点,客观上导致了人们更倾向于将其视为辅助治疗,而心理从业者们也有不少有同样的看法。所以心理咨询行业面临着外部不够重视,内部缺乏动力的现状,于是合格咨询师供给不足的同时,好的咨询师收入竟也不足,可见心理咨询市场供求关系不呈常态,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

三,医患关系容易破裂。除了误诊,“以药养医”的大背景所产生的问题,在精神健康医疗领域也未能幸免。同样成份的药物,国外品牌,而国内品牌可能只要40。一旦患者自己不忍心让父母承担过重的医药费(常常是在家休养没有工作的患者或者学生患者),也会主动停止服药。另外,上一期所提到的心理学知识中,“安慰剂效应”促使医生对患者隐瞒真实病情和疗效,其行为通常被视为欺骗,大大加速了医患的破裂,虽然因为信任崩塌而拒绝就医的患者不占多数,但其整体数量绝不是个小数目。

四,患者自身阻抗。因为轻躁狂能带来幸福感和活力,有时患者会刻意追求这种状态,并且愿意为此付出严重不对等的代价,比如随后而来的强烈的抑郁情绪。这类患者对轻躁狂的依赖会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阻抗,不论是通过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他们很害怕平静,因为平静不代表安宁,而代表无感,不知喜怒哀乐,也不知爱恨痴迷,无法和任何人建立内心的连接,这将让人很惶恐。虽然如此,S依然认为,选择保留轻躁或者带着不安去体验无感,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决定了患者能否更接近康复。S认为无感只是一段时间内的,是走向康复的必经之路。

订阅号ID:yiyuxueboshi

长按







































白癜风
北京中科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dhu.com/hbyx/6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