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的化学结构式
多巴胺的三维示意图
有人说,多巴胺是精神鸦片,是因为很多的成瘾行为,包括吸烟、吸毒、行为癖好都与多巴胺的异常分泌有关;有人说,多巴胺是爱情毒药,是因为它也是催发爱情、情欲的物质基础;不仅如此,多巴胺水平的异常,还有可能使人患上抑郁症、帕金森症、阿尔茨海默氏症等多种疾病;与此同时,作为一种药物,多巴胺在治疗上述疾病以及急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之,多巴胺的“脑内信息传递者”的身份,被瑞典科学家ArvidCarlsson(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确定以来,对它的争论就一直不断。人们对它既爱又恨,让我们抛开感情因素,一起认识一下“真实”的多巴胺。
多巴胺与爱情爱情其实就是因为相关的人和事物促使脑里产生大量多巴胺导致的结果。
大脑中心——丘脑是人的情爱中心,其间贮藏着多种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当一对男女一见钟情或经过多次了解产生爱慕之情时,丘脑中的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就源源不断地分泌,势不可挡地汹涌而出,像“丘比特之箭”一样,射中彼此的心。于是,就有了爱的感觉。
多巴胺带来的“激情”,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爱可以永久狂热。然而,我们的大脑无法一直承受这种强兴奋的刺激,正如我们的身体不可能永远处于心跳过速的颠峰状态。所以大脑只好取消这种念头,让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在自己的控制下自然地新陈代谢。随着多巴胺的减少和消失,激情也由此变为淡漠。这个过程通常会持续一年半到3年,这与热恋所能持续的时间不谋而合。
多巴胺与成瘾瘾是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经常受到刺激而形成的某种特定的习惯性。既包括对人有利的各种兴趣爱好,如球瘾、戏瘾、书瘾等,也包括对人有害的各种不良嗜好,如烟瘾、酒瘾、网瘾、甚至毒瘾。
瘾形成的刺激因素虽然各不相同,但最终都与增加多巴胺的分泌有关。中脑的多巴胺水平,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从理论上来看,增加多巴胺的分泌,就能让人兴奋;这个过程反复进行,就可能会令人上瘾。
多巴胺在前脑和基底神经节出现,基底神经节负责处理恐惧的情绪,但由于多巴胺的缘故,取代了恐惧的感觉,因此有很多人的上瘾行为也与此有关。
多巴胺与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主要症状有震颤、肌僵直、说话含糊、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其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
被帕金森病侵袭的神经元
究竟什么物质杀死了这些大脑细胞,至今尚未定论;但最新的研究认为,可能是多巴胺自身的一种特定形态,触发和辅助了神经元的退化,神经元的退化是对这种疾病的解释。
由于上述观点,有人认为,帕金森氏疾病虽然是由多巴胺的缺失引发的,但多巴胺或类似多巴胺的化合物同样可能会加剧这种疾病。
多巴胺与抑郁症当多巴胺水平升高时,人们就会变得兴奋,“感觉美好”;那么,多巴胺不足或者多巴胺受体缺少时,就会抑制兴奋。据此科学家认为,多巴胺受体的缺少,和抑郁症的形成有某种内在的关联。抑郁症的发病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多巴胺受体的多少,也往往取决于遗传基因。
(未完待续)
小编按:今天为大家介绍了有关多巴胺与爱情、成瘾的关系,以及和多种疾病的关联,明天将继续为大家介绍多巴胺作为药物应用的特点,以及关于多巴胺最新的一些研究进展,敬请治疗白癜风哪家最好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