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抑郁性神经症 > 患病影响

总是容易焦虑你该看看这一篇了澎湃在线

<

原创邓兰芳丁香医生

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担心和体验——

考试临近,越来越感到自己心砰砰跳,有时还睡不好;

演讲前就老是纠结和担心,一上台更是心慌颤抖呼吸急促;

初入职场总担心出错,甚至喜迎职位晋升也陷入纠结为难;

明明两人相亲相爱好好的,老是担心另一半出什么状况;

为什么那些优秀的老公/老婆、优秀的娃总是别人家的;

房贷、车贷、消费贷,各种经济压力月月光;

总之,最近比较焦虑……

人人都可能碰到这些事,「最近比较焦虑」已经成为不少朋友自我调侃的口头语,有些人自我调节一下就过去了,有些人却深受其扰。

都说「想开点就不焦虑了」,但为什么自己总是想不开?到底应该如何正确应对焦虑?

邓兰芳

驻丁香医生医师

医院精神心理科主治医师

一、咱们真的了解「焦虑」吗?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认识焦虑

焦虑,通俗来讲,主要指担心/害怕/恐惧的心理状态。

完全没有任何焦虑的人生,可能是不存在的;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可以激发咱们的动力和冲劲,有助于咱们向着目标努力前进,对人生有益无害。

只有当焦虑情绪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时候,可能才达到了焦虑障碍的标准。

如果咱们把完全没有任何焦虑、心如止水的状态定义为「无焦虑」(比如,佛家追求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那么——

绝大多数朋友在遇到前文所述事件时,表现出来的短暂的担心/纠结/害怕等情绪,属于处境性焦虑,多数都处于无焦虑和焦虑障碍之间,都是咱们人生奋斗路上所必须的动力之源。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如何识别正常的焦虑与病理性焦虑?

当焦虑到达一定严重程度的时候,不仅失去了有益无害的特质,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痛苦和不适,并降低效率。

那么,病理性焦虑具有哪些特点呢?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担心/害怕/恐惧的情绪没有确定和固定的对象,或者明显过分超出现实情况(比如感到心慌甚至只是感觉到了心跳,就担心自己是不是要猝死了),或者相关的客观问题消除后,焦虑情绪仍持续存在。

第二,除了情绪体验之外,病理性焦虑还会有身体方面的症状。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可以表现为坐立不安,来回踱步,叫喊,颤抖;也可以表现为出汗、口干、恶心、呕吐、头晕、乏力、心悸、吞咽困难、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尿频尿急、睡眠紊乱等症状。

第三,病理性焦虑会导致明显的痛苦感受,并明显降低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效率。

病理性焦虑,一般既有焦虑的情绪体验,也有身体症状表现,程度严重且带来明显痛苦和日常生活负面影响,呈持久/反复趋势。

若只出现焦虑情绪体验,或者只有身体上的症状,都不能直接定性为病理性焦虑。

?那焦虑障碍是怎样的呢?

焦虑障碍,属于医学诊断性用词,需要由精神科医生进行专业评估后作出,有着严谨的诊断标准和要求。

概括来说,诊断焦虑障碍,除了要求具有前述病理性焦虑的基本表现之外,还要求症状持续的时间≥6个月,且需要确认这些症状并不是由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所引起。

二、想开点,就不焦虑了吗?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这个问题,咱么可能得分不同的角度来看。

首先,任何时候,咱们不必过度苛求没有焦虑的人生。

即使是得道高僧,每日静修所达到的境界,可能也是暂时的。若真心如止水,只怕最后落得一潭死水。

让人生保持适当的焦虑体验,咱们才能以更好的状态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和需要。从这个角度来说,适当焦虑并不可怕,完全可以为我所用。

另一种情况,摆脱不了焦虑,要注意是否是焦虑障碍。

这种情况下,「想开点」或其他的自我调节很可能难以凑效;还会有很多其他因素需要考虑。此时,可能需要医生介入提供帮助。

三、怎样有效缓解焦虑?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如何应对焦虑情绪?

首先,接纳焦虑。如前文所说,没有焦虑的人生是不存在的。

焦虑,其实源自咱们的欲望或需要,目标与现实的距离产生了焦虑。咱们需要接纳这样的观点:人生处处是焦虑;适当的焦虑是前行的动力,有助于实现目标。

换句话说,咱们不能追求「不焦虑」或「无焦虑」,而应该以一种拥抱和期待的态度来接纳焦虑。

然后,努力将焦虑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保持行动节奏,一步步接近目标。

目标实现(或问题解决)后,咱们自然接着向下一个目标发起焦虑和行动,如此向未来前行。

现实当中,有些朋友追求完美主义,完美主义不是错误,但不付诸行动的完美主义就是个错误,会让你陷入焦虑的深渊难以自拔。

?哪些情况,建议向精神心理科医生求助?

如果不仅仅是焦虑的情绪体验,还出现了如前文所述的身体症状,持续存在无法自我调节,给日常生活带来了明显的痛苦和负面影响,建议及时就诊,向精神科专科医生寻求帮助。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首次因为这些痛苦就诊的朋友,精神科医生可能会进行详细的面谈了解具体情况,还会根据具体的症状酌情安排一些检查(比如,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心理测验量表、抽血检查、心电图等等)以助于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和治疗建议。

对于已经明确诊断的焦虑障碍患者,建议谨遵医嘱,坚持规范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自我治疗和康复方案,定时复诊评估和积极沟通,争取治疗彻底。

咱们没必要追求无欲无求,大可接纳焦虑,和它做朋友,携手并进;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肆虐,杞人忧天也不是咱们所求。

一旦觉察到它肆无忌惮地增长了,建议及时寻求专业人员来治治它。

监制猴鸽

参考文献

[1]许又新.神经症(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许又新.精神病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3]陆林.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原标题:《总是容易焦虑?你该看看这一篇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dhu.com/hbyx/160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