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百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乐坛的初代偶像。
在陈百强之前,许冠杰以一首《铁塔凌云》揭开广东歌的热潮,到年和年连续两届夺得金唱片百年纪念奖,许冠杰的成功奠定了广东歌成为香港乐坛的主流。
陈百强是继许冠杰之后,香港乐坛推出的初代偶像,同时也是创作型歌手。
陈百强陈百强气质不凡,好似一个翩翩贵公子,同时亦有不俗的音乐才能,虽然活跃在香港乐坛的时间不长,但为后世创作不少经典作品,比如《涟漪》、《偏偏喜欢你》、《几分钟约会》、《今宵多珍重》、《念亲恩》、《喝彩》等。
其中《喝彩》被收录在香港中学音乐课本。
而在陈百强众多经典曲目,最耳熟能详,传唱度最高的,应该是《一生何求》。
因为这首歌对于陈百强来说有着很特殊的意义,是陈百强在身患抑郁症后创作的一首歌。
陈百强陈百强在七十年代末就出道,但和张国荣不同,陈百强出道即巅峰,在之后的几年,迅速迎来事业的高峰期。
但在年,张国荣靠一首《风继续吹》、《Monica》一举成名后,香港乐坛迅速进入到“谭张争霸”时期,陈百强的事业也渐渐走入低谷。
陈百强的低谷并非创作才能的退步,而是“谭张争霸”更具话题性,更有商业利益。
陈百强在八十年代中期,陈百强就逐渐淡出大众视野,但香港媒体没有笔德,报纸上各种胡编乱造,试图压榨陈百强最后的商业利益。
陈百强在当时受到很大的困扰,不仅事业,连情绪也落入低谷。
在半山豪宅,陈百强把家里的房间全部漆成黑色,人在里面,就如黑夜一样。
而那个时候,陈百强就得了抑郁症。
陈百强在一些和陈百强有关的访谈节目里,陈百强的好朋友,像周润发、梅艳芳都把陈百强的比喻为一个单纯的大孩子。
陈百强就像一个单纯,喜欢音乐的大孩子。
也因为这份单纯,娱乐圈的鱼龙混杂很容易压垮陈百强。
陈百强的抑郁症和娱乐圈的复杂有很大的关系。
但在当时,人们对这种可怕的心理疾病还缺乏正确科学的认知,认为只是情绪上的问题,所以把这种病叫做情绪病。
当然,对于陈百强来说,他也认为自己只是很单纯的情绪问题,根本没能意识到他得的是后来人人闻之色变,全球第三大致命疾病的抑郁症。
也才有之后,陈百强用烈酒服药导致昏迷不醒,最后脑衰竭而死。
陈百强在陈百强身患抑郁症时,在台湾出租车上,偶然听到王杰的国语版歌曲《惦记这一些》后突发灵感,回到香港马上联系公司买下这首歌的改编版权,也就有之后的《一生何求》。
《一生何求》最能代表那个时期陈百强的人生态度,因为身受抑郁症困扰,那个时期的陈百强所创作的歌曲大多很灰色,配以陈百强那极具辨识度的音色,《一生何求》就像陈百强发出的感叹。
从曲名和歌词,都能看出陈百强对人生的质问。
冷暖哪可休,回头多少个秋,耗尽了这一生,曾妥协也苦斗过,迷茫里永远看不透,寻遍了却偏失去,一生何求。
陈百强《一生何求》是极其忧郁,没有早期的《喝彩》那样积极向上。
整首歌所抒发的人生态度是很无助,但正是这份无奈的感叹,才让很多听者有所共鸣,相信这也是这首歌能流芳百世,成为传世绝唱的原因。
而且还是TVB电视剧《义不容情》的主题曲,吴君如的电影《金鸡》系列前两部也用这首《一生何求》作为片尾曲,足以说明这首歌的影响力是多么大。
文中图片来源于剧中截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