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发展至今已有余年的历史,集中了我国古代保健运动的精华。练拳时,腕、臂、肩、胸、腹、背等全身各部肌肉感到轻松、愉快,可以使大脑皮质得到安静休息;同时,肌肉的放松又能反射性的引起血管松弛。特别适宜于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练习,更是治疗神经衰弱的有效手段之一。
太极拳动作较为复杂,前后连贯,绵绵不断,协调性和平衡性要求较高。因此,经常练习太极拳,有助于改善神经衰弱患者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练习太极拳以心静和体松为基本要领。练拳时沉静安定,聚精会神,思想集中。用意来引导动作,意动身随,使人产生安定轻松的情绪,全身舒适,动作圆活自然,完整协调。由于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协调的状态,由于有诱导的作用,可以形成一种冲垮神经衰弱患者的恶性循环的气力。
同时,因意志气力得到增强,患者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渐趋平衡,高级神经中枢对全身各系统的治理和控制水平也得到进步。首先是头痛、失眠得到缓和,继而留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疲乏明显改善;最后,情绪稳定,心情愉快,精神振作,学习和工作效率大为进步。
专家指出,练太极拳治疗神经衰弱需要留意以下几个问题:
宜在早晨练习太极拳,并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健身效果更为明显,但不宜在饭后立即锻炼。
衣着要松紧适宜,过紧或过松均不妥。练拳时间的是非和运动量的大小引人而异,一般每次锻炼20~30分钟为宜。对于体质差者,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把握,如在练拳过程中感到乏力,则应立即休息。
练习太极拳,动作要连冠、柔韧、缓和、轻灵、均匀而圆活,做到迈步如猫行,运动入抽丝。打一套简化太极拳,一般速度为4~6分钟。
初学打太极拳时,呼吸任其自然,不要憋气或者喘气。待动作熟练后,可以适当留意呼吸与动作配合,起吸落呼,开吸合呼,练做腹式呼吸,逐步做到匀细身长,开豁自然。
练习太极拳时不要用拙力和僵劲,应当留意放松。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体态要保持舒松自然,尤其是要松腰,松腹。胸部肌肉要放松,不可僵硬地挺胸,背部肌肉要伸展,肩松开,稍下沉,肘松坠,不可悬起。这些就是所谓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目的就是做到舒松自然,重心稳定。
练习太极拳时要贯串用意不用力、以意引动的原则,所有的动作都需要以意识引导动作,安详中兼带聚精会神。
另外,练太极拳治疗神经衰弱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患者不可过于急躁,急于求成,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可能还会加重病情。
白癜风初期的治疗方法北京医院看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