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抑郁性神经症 > 患病影响

专题middot自强百科抑郁症

本文导航有这样一种疾病,模糊了思想和身体的界限,长期被误解为心理疾病。有这样一群人,每日沉浸在抑郁的痛苦之中,行动不能自主。他们对世界没有恶意,只是把枪口对准了自己。

百年前,在奥维尔的田野上,37岁的梵高对自己的身体开了一枪。数日后,不治而亡。梵高炽烈如向日葵的死,根源于折磨他已久的狂躁抑郁症。今天,还有多少人像承认自己罹患抑郁症的崔永元一样“抑郁并活着”呢?

不仅仅是“第一心理杀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年世界卫生报告》,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中国心理协会近日公布的中国职场抑郁症调查数据显示,工作场所中的抑郁症患病率高达2.2%至4.8%。国内一项年的调查显示,超过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抑郁症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等特点。抑郁症患者中有65%~80%会出现严重的自杀意念,45%~55%会出现自杀或自伤行为,终身自杀死亡率高达15%~25%。如果不进行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死亡率在三分之一左右:抑郁症直接导致自杀。

普及知识、消除偏见,成为防治抑郁症的重要部分。看看以下问题,你能答对几个?

(梵高的名画《有乌鸦的麦田》)

Q1我们寝室那个乱七八糟、成天郁闷的“怪人”是不是抑郁症?

A1“我们会把抑郁症当作某些不可思议的品行问题。比如这个人连袜子也不洗,被子也不叠,生活乱七八糟……这可能是一个抑郁的状态。”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王刚指出:“人们很少觉得犹豫不决是一种病,更不会刻意去治疗,实际上‘犹豫不决’者很可能已经罹患了抑郁症。”

抑郁症产生内在的无价值感,无望感;思维受限,认识功能部分丧失,如犹豫不决、注意力集中困难等;自信心不足,消极,无法享受生活,看不到生活中积极的一面,而且自我控制能力受限,无力自拔。

抑郁症可能产生“怪人”,但诊断抑郁症需要医生、治疗师通过抑郁量表等专业手段科学地进行,常人很难通过生活经验判断。而且并非所有的“怪人”和“忧伤的人”都是抑郁症患者,不同人格特质的人往往在生活中有不同的情绪表现和生活习惯,抑郁状态要持续两周以上,才能被怀疑为抑郁症。

另外,抑郁症分很多种。其中的“微笑型抑郁症”,病人虽内心十分痛苦,但经常表现得有说有笑,来维护面子上的快乐。“躁郁症(有学者认为躁郁症应当被划分为另一种疾病)患者,则在躁狂和抑郁两种状态之间循环转移。

Q2抑郁症是心理脆弱,思想有问题?

A2大多数人把抑郁症看做一种单纯的心理疾病。其实,抑郁症是一种标准的器质性(身体)疾病,与思想完全无关,更不是一种不良的生活方式。抑郁症的机理目前不是十分清楚,比较广为接受的说法是脑内的神经递质——一类控制人情绪和反应的化学物质的分泌失调。正如糖尿病的致病机理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不是吃糖过多。

真正的抑郁症被倾向定义为功能症状,其发病被证明与大脑前额叶和边缘系统等脑区的特征性异常和神经通路受损、额叶纹状体通路受损等多种因素有着相关关系。与此同时,患者病发时也常常伴有种种不可忽视的身体反应(如四肢发冷,睡眠障碍,身体无端疼痛),而极高的遗传率也同样证明,抑郁症并不是(至少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心理障碍。

因此,心理辅导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只有辅助作用,用药物调节脑内化学物质的分泌才是根本之策。心理咨询只能辅助轻度和中度抑郁症的治疗,对于较为严重的抑郁症,最有效的医院向精神科医生寻求帮助,并以药物治疗为主。

(德国画家丢勒的名画《精神忧郁》)

Q3抑郁症是自己“作”出来的,还是有突然打击刺激出来的?

A3武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赖海雄主任说,抑郁症形成的原因很复杂。

儿时的生活经历的确会影响抑郁症的发病,例如家庭的问题:家庭不和、父母虐待、教育方式不正确、父母离异,或者是小时候失亲等等。在学校里学习压力过大、失恋、考研失败等等都有可能刺激抑郁症的发病。

但这些都不构成抑郁症发病的主要因素。最普遍、比较严重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如果一个人有抑郁症家族史,那么这个人患抑郁症的几率比普通人高10倍。事实上,许多抑郁症患者没受过大的“刺激”,但由于心理的易感性较强,很容易患上抑郁症。

除此之外,某些内分泌疾病、职业压力、生活环境、精神药物和酗酒等都有可能导致抑郁症。另外,由于抑郁症是一种身体疾病,其发病可能没有任何诱因。

Q4抑郁症是“精神癌症”吗?

A4抑郁症并非不可治愈。这通常需要很多人的配合,药物和心理的治疗与家人朋友的支持和关怀都是共同拔除抑郁的有力臂膀,也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目前,治疗抑郁症最有效的方法是药物,同时辅以心理辅导和其他疗法(如音乐疗法等)。

抑郁症有可能复发。有统计显示,八成抑郁症患者经历过复发。坚持药物治疗和亲友的良好辅助,是减少复发可能的重要条件。

同时,赖海雄提出,抑郁症也是可以自我治愈的,“生物学因素的,遗传的等等这样的自我治愈比较困难。但如果说是一种情景性的,比如说是一种失恋造成的,他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调节能力很好的话,过一段时间也能自愈。”

记者申东昕秦境阳金鹿敏巩慧敏张稆元

责编:喻方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dhu.com/hbyx/134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