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抑郁性神经症 > 患病影响

抑郁症不应该这样上热搜

今天,是全球第3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据央视新闻发布,截止今年9月底,全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万人,其中,抑郁症首当其冲。在多数人眼中,抑郁症无关痛痒,不过是情绪问题。可事实上,抑郁症远比身体的病痛来得更加可怕。它是一种心理疾病,是一种活力的消退,受着精神上的煎熬,直至崩溃。9月13日,一名13岁的女孩,在给母亲留下一封遗书后,独自一人深夜出走到桥边跳河轻生。当时桥边还有垂钓者,他们看到女孩跳河后,第一时间将她救了上来,并对她进行劝说。可等垂钓者离开后,女孩再一次翻过防护栏,投身河中。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的她,最终还是走向了死亡的深渊。事件发生后,女孩的遗书也在网络上曝光,她写道:“妈,我不知道我怎么了我好像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死亡对我来说是种解脱你要幸福啊,这是我唯一的遗愿对不起,勿念……”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女孩已经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她在两天时间里,尝试了多种方式轻生:割腕、跳河、吞药……面对死亡,她义无反顾。后来,这件事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有不少网友猜测,女孩大概是患上了「抑郁症」。精力丧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生活毫无价值,自杀念头反复出现……她的内心无异于走进一条死胡同,没有出路,没有阳光,只剩无尽的绝望。有一位博主说过:“不要英雄化抑郁症,这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需要得到治疗,需要得到爱……”的确,我们总认为抑郁症离自己很遥远,可殊不知被称为“心理癌症”的它,拥有着跟癌症同样的共性——往往要到晚期才会出现明显异常,而在出现异常之前,他们到底撑了多久,无人得知。或许就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里,他们正一遍遍地饱受抑郁的折磨。9月1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一份《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其中明确地指出,抑郁症成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据世卫组织估算,目前全球约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2.1%。也就是说,个人里面,就有2个人是抑郁症患者。其实,抑郁症离我们很近。但可怕的是,我们好像从来没有正视过抑郁症,哪怕在现在,也依然有许多人对抑郁症存在着普遍的误解。第一,性格开朗乐观的人不会患抑郁症。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抑郁症患者应该是“难过”、“绝望”、“伤心”的,实则不然。准确来说,抑郁症患者是“空虚的”,觉得自身毫无价值感可言,而“抑郁”的反义词也并非“高兴”,而是“有生命力”。英国的一位16岁小女孩Maisie,她曾选择用自杀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警方在介入调查后发现,原来Maisie是一名抑郁症患者。可她的家人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在家人眼中,Maisie是个阳光开朗的女孩,她乐于交际,有着一群朋友,无论如何,也与“抑郁症”扯不上关系。直到Maisie的姐姐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张卡片,乍一看,这张卡片上写着两个英文单词“Imfine(我很好)”可把卡片翻转一下,出现的却是“helpme(救救我)”原来,Maisie早就在无声地向这个世界呼救。只不过,在人前开朗乐观的她,让家人忽视了她内心真正的救赎。这就是典型的“微笑抑郁”。曾有一位微笑抑郁症患者感叹:“自打学会了微笑,表情和心情就再也没有关系了。”微笑抑郁究竟会有多危险?事实上,微笑抑郁患者试图用微笑去隐藏抑郁症的同时,也在慢慢地“喂养”它。把所有烦躁、疲劳、悲伤、紧张的负面情绪堆积在心里,但抑郁的情绪并不会因为掩饰而减轻,相反,它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也许有一天,它会以更强大的面目重新出现,淹没你所有的希望。就像心理治疗师JackAnderson在谈到微笑抑郁的危险性时说:“微笑抑郁患者比普通抑郁患者的不确定性更高,当他们微笑着感谢你的帮助,说自己有所好转的同时,可能心里已经决定要自杀了。”所以,抑郁症并没有一个定式的模样,而抑郁症的对立面,也不是快乐,而是活力。哪怕他们的脸上在开怀地笑着,或许内心里,已经被抑郁症侵蚀得体无完肤。第二,患有抑郁症就是内心脆弱,爱瞎矫情。“这年头,谁不抑郁?不要发牢骚了,打起精神来……”“坚强点,多大的事啊,你看别人xxx得了癌症,也没像你这样啊……”相信绝大多数人,应该都听过类似的劝解。可这样的劝解,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其实,很多抑郁症患者他们都清楚自己病了,但周围的人不予理解,甚至还认为他们这是想太多、瞎矫情、不堪一击……殊不知,抑郁症也是一种疾病,它会让人逐渐失去活力,失去感知快乐的能力,简单来说,这跟坚不坚强、脆不脆弱没有任何关系。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大力在考进县城事业单位后的一年里,患上了抑郁症。有一天他办公桌上的茶杯倒了,整整三个月,他都没有力气把它扶起来。图源:丈夫得了抑郁症剧照后来,大力向姐姐求助,表示自己想辞职,姐姐得知后,却在“你怎么长那么大还不让人省心?现在还不好好上班,你是要气死我们吗?”大力告诉身边所有人他病了,可县城里的人都觉得他是闲着没事瞎矫情。最终,医院求助,医生问了他几句话后,告知他:“你患上了重度抑郁症”。图源:丈夫得了抑郁症剧照半年后,大力父亲意外去世,多层打击下,大力想到了自杀。而自杀地址就在他办公楼的天台,似乎只有这种大张旗鼓的死法,才能让所有人相信:他是真的病了。图源:只有爱能让我生存剧照也许在很多人眼里,那些说“我病了”的人,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很少有人当真。因为其他人做不到感同身受,也无法理解彼此的痛苦,在他们看来,抑郁症更像是无病呻吟的借口。美国作家伊丽莎白·伍策尔说:“关于抑郁症,它和生活没有半点关系。生活的轨迹上有伤心、痛苦和悲哀,这些总会在适当的时节出现,它们是正常的。然而抑郁却处在完全不同的领域里,它意味着缺失——没有效果,没有感受,没有回应,没有兴趣。”图源:丈夫得了抑郁症剧照换句话说,抑郁症并不是简单的心态问题。它会让你感到“无能为力”,就像陷入无边的黑暗里,精神被一寸寸榨干,活力被一点点抽尽,更糟糕的是,你不知道这种痛苦会持续多久。他们不仅在精神上饱受疾病的折磨;外界的不理解和冷眼相待,于他们而言也是一种打击。他们得不到理解,也得不到救赎。歌手杨坤曾在《中国好声音》中自爆患过6年的抑郁症。他说:“因为抑郁症,我受了整整6年的苦,其中最痛苦的两年,是我还不知道‘抑郁症’是什么的时候。”抑郁症治疗中心病房主任路亚洲说过:“在中国,抑郁症的治疗率大概只有4.3%,即便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也只有5.1%。”这也正是抑郁症在中国被忽视的现实。所以,抑郁症到底是什么?曾有抑郁症患者描述自己患病的感受:就好比桌上有一杯水,我好渴,但却伸不出手,别人以为我懒——因为我有意志有力气,但我病了啊,这是一种意志控制不了力气的病。图源:丈夫得了抑郁症剧照抑郁症固然很可怕,会一点点地摧毁一个人的情绪控制系统,让他一步步迈向崩溃。但幸运的是,它也是可以治疗的。多倾听、多陪伴,给予足够的关怀,就是治疗抑郁症的关键部分。①多倾听、多陪伴。倾听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抑郁症会让患者封闭自己的情绪,以避免可能遭受的“情感打击”,而倾听会让患者拥有被接纳感,逐渐打开自己。在TED上有个关于警察凯文的演讲故事。有一天,凯文接到无线电消息,说金门大桥上有个人想跳河自杀。他骑着摩托车赶到那里,看到一个年轻人正准备往下跳,凯文劝住了他。在之后的一个半小时里,他就站在那里,耐心地听着年轻人讲述内心的绝望。就在那天夜里,这个年轻人决定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后来凯文问这个年轻人:是什么让你回来,并且再给生命一次机会?年轻人回答:因为你听了。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耐心的倾听就是最大的关怀,而一个半小时的倾听,也可以挽救一条濒临的生命。②重建信念。重建信念在心理学里,就是支持。在抑郁症的世界中,他们总处于一个弱势的群体,因为他们听到过太多的不理解和不尊重,于他们而言,给予一个正向支持的信号,或许就是他们内心渴望的救赎。这是走进他们的内心,并建立沟通机制的重要一步。还记得上面那个想用死亡来证明自己生病的大力吗?是的,他没死。当他内心的绝望濒临一线时,他的手机忽然一震,他收到了一条留言:“你的故事讲得真好,什么时候更新?”大力恍惚了一阵,才记起自己有个电台节目。原本以为,那些故事不过是自己出于兴趣的自说自话,没想到居然真的有人在听,有人在乎,还有人催更。于是,大力决定:就算要死,也可以更新一期节目之后再死。曾经因为抑郁症让他差点放弃生命,最后因为一条留言,让他找到了生的希望,重新爱上生命。图源:丈夫得了抑郁症剧照你看,击垮一个抑郁症患者也许很简单,但挽回一条生命也并不难。韩寒曾说过一段话:“纵然人都有好奇心,但很多人也都有另一面,你也许并不明白抑郁的人对世界的绝望,人前欢笑未必关起门来也快乐,珍惜你爱的和爱你的,理解你不理解的和不理解你的。”如果我们对抑郁患者不能全都理解,那就给他们多一份尊重,至少可以多倾听他的感受,「倾听」也许就是「倾诉」的另一种救赎。在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网络上也科普了几点关于精神健康的知识:每40秒就有一个人主动结束生命;大部分自杀者,会在进行自杀前表达出意愿或计划;冲动自杀的周期为13秒,在这13秒内,或许可以挽救一条生命。……作为普通人,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dhu.com/hbyx/13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