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抑郁性神经症 > 患病影响

多动症停药会复发出现副作用怎么办什么时候

1

对于多动症患儿来说,不少家长会选择用药物治疗的方式帮孩子改善多动症症状。

在我们后台,有关孩子服药的咨询非常多,家长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比较典型的几类问题有:

我们孩子xxx这样的情况,适合吃药吗?

我们家孩子吃药副作用比较大,还要不要继续吃/换种药吃?

我们孩子吃药1年2年了,什么时候可以停药呢?

相信爸妈们选择给孩子服药,都是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疑问,往往是因为家长对于药物的原理知之甚少。

今天就跟大家整理分享多动症药物对大脑产生作用的科学知识,也是希望爸妈们看完后,对如何帮助孩子改善,有更清楚的认知,不再那么迷茫无助。

2

冲绳科技大学研究生院(OIST)的研究人员提出,在多动症患者中,当预期得到奖励时,大脑中的神经元释放的多巴胺更少;而当得到奖励时,多巴胺神经元释放的更多。多巴胺是一种“感觉良好”的神经递质,与奖励动机行为有关。

这意味着,患有多动症的儿童,甚至是年轻人,对于那些不能立即产生积极结果的行为,可能会难以采取行动。

例如,孩子们可能很难集中精力做功课,因为这样做在当时可能没有收获。相反,他们会被新奇有趣的外部刺激分散注意力,比如同学的谈话或交通噪音。

科学家认为,哌醋甲酯通过影响大脑中的多巴胺利用率来帮助多动症患者保持注意力集中。因此,Furukawa博士及其同事们开始研究这种药物是如何影响大脑中的腹侧纹状体的(腹侧纹状体是奖励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巴胺主要在这里释放)。

研究内容:

研究人员让患有多动症和没有多动症的年轻人玩模拟老虎机的电脑游戏,并设置奖励预期线索,和非奖励预期线索。

研究人员发现,当多动症患者服用安慰剂时,腹侧纹状体的神经元活动对奖励预期和非奖励预期线索的反应是相似的。

然而,当他们服用哌甲酯时,腹侧纹状体的活动只在对奖励线索作出反应时有所增加,这表明他们现在能够更容易地区分这两种线索。

研究人员还探索了纹状体中的神经元活动与内侧前额叶皮层的神经元活动之间的关系,当多动症患者服用安慰剂时,纹状体中的神经元活动与前额叶皮层的活动在奖励发放时刻密切相关,此时参与者从老虎机游戏中获得了收益。

3

研究作者Furukawa说,“哌醋甲酯是有效的,但是也有一些副作用,所以有些人犹豫要不要吃药或者给他们的孩子服用。弄清哌醋甲酯是如何起作用的,可能有助于科学家为多动症开发更好的疗法。”

作者提到的这一点,也正好是很多多动症儿童家长关心的话题,也就是药物的副作用,因此在这里也给大家几点参考建议:

一、要不要给孩子服药?如果孩子服药有副作用怎么办?

01多动症药物不止一种类型,如果服用一种效果不好或副作用较大,可以考虑换药。

02如果家长选择给孩子服药,但又为副作用担忧,可以在节日、假日停药,加强对孩子的行为纠正。

03多动症药物对大脑的作用,是促进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分泌、让大脑前额叶皮层以及整个神经元网络更为活跃。

针对这个原理,能起到相同作用的治疗方法还有脑电生物反馈训练,脑电训练也越来越多的被运用于临床医疗中,对孩子来说无副作用。

在脑电训练过程中,每当孩子执行一个任务,脑电训练能够实时监测孩子的用脑情况,反馈出来的形式为脑电波数值(如分心值、紧张值等),对于表现良好的行为,会给予及时的奖励,鼓励孩子集中注意力继续完成;对于孩子分心走神等不良表现,则会给予一定的惩罚,让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将注意力重新投入任务中。

每个孩子根据自身情况,通过多点位的训练,能够更为有效的锻炼大脑额叶,增强神经元网络,养成高效的用脑习惯(也就是在面对任务时,大脑能够分泌充足的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让前额叶皮层的决策更为活跃)、提升注意力和学习的动力。

药物起效更具有即时性快速性,参与脑电训练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一旦孩子改善后,形成的习惯和能力更有持续性。

二、如果服药需要坚持多久?什么时候能停药?

一般以下4种情况的多动症孩子可以考虑停药:

01即使一些多动症状依然存在,但孩子的学习与社交并没有受到影响,可以考虑停药观察。

02孩子仍有显著的多动症状,但老师和家长互相配合,并且都愿意积极的用科学行为矫正疗法帮孩子改善,可以考虑停药观察。

03孩子服药有明显的、很难耐受的、且无法改调节的副作用时,可以考虑停药。

04孩子已经坚持服药1-2年,并且其ADHD的症状基本消失,曾经漏服几次,但孩子的行为表现依然保持良好时,可以考虑停药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在考虑停药或者是已经停药后,家长也可以定期带孩子复诊,以便更好地观察孩子的恢复情况,做出更正确的抉择。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家长,服药虽然能改善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分泌,让孩子暂时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但是孩子的学习习惯、规则意识、自我管理能力都是需要经过教导才能培养出来的,并非靠吃药就能一劳多益。

因此家长也可以考虑参与心理认知训练来和服药相互配合,这样不仅孩子能得到综合的改善提升,或许服药时间也可以缩短。

我们要知道多动症分为三种类型,多动冲动型孩子更大的问题是难以保持安静,常常破坏规则,做事冲动,情绪难以自控等,注意力缺失型则更多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混合型则自然更不用说。

可以说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的孩子,更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孩子提升规则意识,懂得如何自我管理。

心理认知行为就是从孩子的性格特点、能力强弱、兴趣动力等多方面入手,制定针对性的心理认知训练方案。

这样的训练可以多维度帮助孩子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比如从情绪上、从作业上、从时间管理上做到自我规划和自我调整,养成有序的学习和生活节奏。

如果家长想要确切了解孩子的问题,以及对应的专业训练方法,在文章下或后台留言,专家老师免费为您提供专业指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dhu.com/hbyx/127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