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许多不同疾病的患者都需要服用抗抑郁药,尤其是抑郁症患者,需要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长时间的规范化治疗。
但是,在确诊抑郁症后,许多患者却对抗抑郁药物望而生畏,他们当中有人会如下的疑虑:
“吃药就药物依赖了,戒不掉,千万不能开始吃!”
“抗抑郁药会让人发胖!”
“吃了抗抑郁药感觉昏昏沉沉的,脑子不清醒,我还要工作呢,我不能吃!”
这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在此,小编将为你解答这些疑问,让你对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
1抗抑郁药会导致上瘾或者药物依赖吗?现在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新型抗抑郁药,并不会出现因为成瘾导致依赖的情况。
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在长期使用抗抑郁药物后停药,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昏、感觉异常、恶心等情况。
这种不适情况并非是对抗抑郁药产生了“依赖”,而是一种“撤药反应”。因为长期服药,机体对药物产生了适应性,一旦停药或减量过度,就会出现这种反应。
故如果因为害怕“上瘾”,而擅自减少药量或者停药,将会加剧“撤药反应”,反而对治疗没有好处。
2抗抑郁药会导致疲劳嗜睡?工作能力下降?一部分抗抑郁药例如米氮平、帕罗西汀、阿米替林等药物的镇静作用较强,吃了比较容易犯困,可以在睡前服用此类药物或者减少药物剂量。
如果仍出现嗜睡情况,可以换用镇静作用小的药物例如安非他酮、文拉法辛、舍曲林、艾丝西酞普兰等。
对于睡眠过多或者疲劳的患者,医生还可以联用莫达非尼改善患者的情况。抗抑郁药物虽然可能引起白日困倦,但不及时治疗抑郁症更会极大影响工作效率。
3抗抑郁药会让人发胖?部分抗抑郁药物由于能增加食欲,影响代谢,会使患者的体重有一定增加。
由于许多患者在之前患抑郁过程中存在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而治疗好转之后由于心宽体胖而出现了体重增加,这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治疗作用。
对于体重有担忧或者存在高体重风险的患者,医生可以建议让他们服用对体重增加影响较小的药物例如舍曲林、安非他酮。米氮平、阿米替林、丙咪嗪等药物具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体重的副作用,在开药前医生会征询患者意见从而调整治疗方案。
4我担心抗抑郁药影响性功能,怎么办?性功能障碍本身就是抑郁症的一种症状,同时抗抑郁药物尤其是SSRI类也会引起性欲下降、勃起功能障碍、射精延迟等等。
一旦出现此类问题,患者应当克服羞怯心理与医生沟通,医生可以换用对性功能影响轻微的药物例如安非他酮、米氮平、奈法唑酮等,但解决此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彻底、及时的治疗抑郁症,获得痊愈。
5吃了抗抑郁药却病情恶化?由于抗抑郁药物起效时间长,在服用早期患者感受不到症状改善,同时出现一定副作用,会让患者以为是“病情恶化”。
同时部分抗抑郁药物例如氟西汀、帕罗西汀在服用早期可能出现激活作用,表现为焦虑、激越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短期联用抗焦虑药物改善症状。
6还可能出现的其它常见副作用有:口干、便秘、腹泻、恶心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头痛、头晕、震颤、随体位改变的低血压等等。
这些不良反应患者一般都会随着服药时间减轻,并且极少有患者因此中断服药。
3
总结
抗抑郁药被证实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虽然其存在一定副作用,但是大部分副作用会随着治疗时间而减轻,并且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有效控制。
作为患者,如果存在对药物副作用的担忧,在用药之前可以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医生所开具药物的特点,了解药物产生副作用的原因,告知医生对治疗效果的期望。例如,对体重有要求,需要充足精力进行白日工作,或者不希望影响性功能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也应当将自己的症状改善情况与出现的不适均反馈给医生,与医生共同讨论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人诉求与精神躯体特点,从小剂量起始,采用科学的用药方案,并在用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反馈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与种类,在保证患者的药物疗效的同时尽可能减轻药物副作用。
总体来说,在患者与医生的良性互动之下,用科学的方法原则指导使用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患者是利大于弊的。
来源:网络
◎声明:本平台注明文章来源的均为转载,转载仅为分享专业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