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1.情绪低落是抑郁的中心症状,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悲观失望,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精力明显减退,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2.思维迟钝表现为主动言语明显减少,语速减慢,声音低沉,患者感到大脑不能用了,思考问题困难,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意志活动减退表现为动作缓慢,严重者可达木僵程度;生活被动、懒散。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等症。严重者甚至反复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
4.其他症状主要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减退、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阳痿、闭经、乏力等。抑郁发作时也可出现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及强迫症状。
病程及严重标准:以情绪抑郁为主要特征,持续至少2周,并达到社会功能受损或给患者造成痛苦、不良后果的严重程度。
治疗原则
抑郁症为高复发性疾病,目前倡导全程治疗。全程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恢复期(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三期。单次发作的抑郁症50%~85%会有第2次发作,因此常需维持治疗以防复发。①临床痊愈:指症状完全消失(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7);
②复燃:急性治疗症状部分缓解(HAMD减分率≥50%)或达到临床痊愈,因过早减药或停药后症状的再现,故常需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以免复燃。
③复发:指临床痊愈后一次新的抑郁发作,维持治疗可有效预防复发。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是抑郁症治疗的主要手段,药物主要用来改善脑部神经递质的不平衡。治疗原则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则基本相同:包括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般采用单一药物治疗,足剂量、足疗程治疗,个体化治疗。(1)急性期治疗:推荐6~8周,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痊愈。治疗抑郁症时,一般药物治疗2~4周开始起效。如果患者用药治疗4~6周无效,可改用同类其他药物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可能有效。
(2)恢复期(巩固期):治疗至少4~6个月,在此期间患者病情不稳,复燃风险较大,原则上应继续使用急性期治疗有效的药物且剂量不变。
(3)维持期治疗:抑郁症为高复发性疾病,因此需要维持治疗以防止复发。维持治疗结束后,病情稳定,可缓慢减药直至终止治疗,但应密切监测复发的早期征象,一旦发现有复发的早期征象,迅速恢复原治疗。维持治疗期抗抑郁药剂量可适当减低,维持治疗时间长短则可因人而异,短者半年左右,一般来说,发作次数越多,则维持治疗时间应越长,发作一次,至少要维持治疗6个月~1年,发作2次,至少要维持治疗2~3年,病情多次复发者甚至需要终生治疗。
抑郁症既是生理性也是心理性疾病,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会使效果更好。心理治疗一般建议选择轻度至中度的患者,且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防止自杀。以下几种情况比较适用心理治疗:①患者自愿首选心理治疗或坚决排斥药物治疗者;②有明显的抗抑郁药使用禁忌;③发病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原因。本文为“卢药药有话说”原创,如有内容转载,请标明来源
图片来自花瓣网。参考十二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药理学》、第四版《临床药物治疗学》、科学出版社第四版《药理学》、《药物毒理学》等教材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开启问题征集环节,与我直接交流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