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锡亮:山西省侯马市人,年生于河南原阳县(主任医师,医院院长,山西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针灸讲师团教授,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顾问,中国澄江学派侯马针灸医学研究所所长,年与针灸教育家承淡安创建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实习研究班毕业,受到承师亲炙教诲,尽得真传,从医70余年,现如今仍在继承师志,弘扬澄江学派针灸医学,发扬灸法特色而做贡献)年8月山西省针灸学会授予谢锡亮“针灸泰斗”称号,谢老在中国艾灸疗法和传承上功勋卓著。
谢老特别擅长用直接灸法,并多年来对灸法不遗余力,一贯主张选穴宜准不宜繁。谢老用直接灸法治疗诸多中医、西医疗效不佳的疾病,例如遗精、阳痿、哮喘、肺结核、消化不良、便秘、肝硬化,发表论文70余篇,著有《灸法医案》等著作,积累了很多经验。比如乙型肝炎,谢老经过多年的精简提炼,采用灸肝俞、足三里治疗,一般在3个月可以改善症状,阳性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谢老用此法治疗诸多难治病,皆获良效。谢老深有感触地说:“以我一生的经验总结,凡是大病、难治病、古怪病,用艾绒直接灸,都可以有效。”而且凡是虚寒衰弱、免疫力低下,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都可以用灸法治疗、养生和保健。
抑郁常见的表现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表现闷闷不乐或悲痛欲绝,当然如果只是某个月有一天这种表现,那么不要太担心,这是正常现象,因为任何人都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可是这种现象如果持续两个星期以上,并且你还表现出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减轻;对生活丧失信心和兴趣,有自杀的观念和行为,那么你可能抑郁了,最好去找医生诊断并进行治疗。
传统中医在治疗抑郁症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抑郁症在中医中属于“情志之郁”,这个“郁”,就是滞而不通的意思。
抑郁就是情志影响到气机导致郁滞不通产生的疾病。中医认为这是主要由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影响气机导致的疾病。
《古今医统大全?郁证门》说:“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
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精气为基础的,不同的情志活动会影响到相应的脏腑气机,我们都知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惊恐伤肾”,其实这就是这些情志活动影响到了相应的脏腑气机,导致脏腑病变的。
因此,舒肝解郁,调理五脏气机,成为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而用艾灸配合中药治疗、心理治疗,往往会有很好的疗效。
艾灸以百会、太冲、足三里、三阴交、中脘为基本穴,再根据不同的证型随证取穴。
中医据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七个证型:
肝气郁结:取肝俞、期门。
患者表现为精神抑郁,情绪低落,悲观厌世,沉默寡言,喜静恶声,胸胁胀满,小腹胀痛,食少纳呆,大便失调,女性有月经不调,舌苔薄白或薄腻,脉弦。
痰气交阻:取丰隆、膻中。
患者表现为精神抑郁,表情呆板,胸胁胀闷,嗜睡,疲劳,身体酸痛,咽中如有物阻,咳之不出,咽之不下,头晕目眩,舌苔白腻,脉弦滑。
气滞血瘀:取膻中、膈俞。
患者表现为精神抑郁,胸胁胀满刺痛,头痛健忘,烦闷欲死,面色晦暗无光泽,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细而涩。
气郁化火:取神门。
患者表现为烦恼难解,激动易怒,胸痛腹胀,心烦不安,失眠多梦,口苦咽干,头痛眩晕,耳鸣,便秘,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心阴亏虚:取内关。
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心烦懊恼,头晕失眠,心悸健忘,反应迟纯,手心出汗,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心脾两虚:取心俞、脾俞。
患者表现为多思善虑,精神恍惚,喜悲欲哭,心悸失眠,健忘,心下痞满,纳呆腹胀,便溏,倦怠无力,面色萎黄,妇女月经量少、色淡,舌质淡嫩,脉细弱。
肝肾阴虚型:取肾俞、肝俞。
患者表现为急燥易怒,喜怒无常,头痛,胸胁胀痛,腰膝酸软,视物昏花,失眠多梦,盗汗,头晕耳鸣,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另外,心病还需心药医。
在中医看来“怒”对忧郁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忧则气结,而怒则气逆,所以,可以用怒来疏散郁结的气机,这在中医理论里,是属于五情相胜的范围,即“怒胜思”。
好书推荐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