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抑郁性神经症 > 患病影响

心肺复苏术四复苏后的处理实用总

心跳骤停后的处理1:药物稳定心率和血压:A:肾上腺素首选:可以稳定心电(变时作用、维持心率)、正性肌力(增加心肌收缩力)、收缩外周血管(升压),0.5mg+NSml(1ug/ml),1-10ug/min随血流动力学调整。B:多巴胺或者多巴酚丁胺:当心率稳定或者较快不需要肾上腺素变时效应时,可用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多巴胺(5-20ug/kg.min)与多巴酚丁胺(5-20ug/kg.min)均有心肌正性肌力作用但是心率增加不明显,但由于多巴胺10ug/kg.min还可以收缩外周血管升压故一般临床给予多巴胺。多巴胺不是复苏一线药物,因可以引起血管收缩不利于早期复苏。2寻找病因纠正可逆性因素常见的病因:冠脉栓塞及心脏压塞(心脏骤停后心电图不敏感或者常会引起误导,如果考虑疑似心血管病变的患者者,无论有没有ST段抬高的证据,在恢复自主循环后立即行冠脉造影,昏迷的患者不是禁忌症。)、痰血窒息和肺栓塞和气胸和严重低氧、毒物中毒(如:吸毒过量:急救和BLS(基础生命支持)中给予纳洛酮似乎是安全有效的。纳洛酮0.4--2mg静脉注射,2min重复,总量达10mg无效应怀疑诊断)、高低钾(急救过程中就可给予碳酸氢钠注射液)和酸中毒和低血容量、休克等。(溶栓治疗增加颅内出血风险,但怀疑或确定肺栓塞是SCA的病因时,可考虑经验性溶栓治疗).(相比入院前溶栓治疗,直接转入能够进行PCI的医院在死亡率上没有任何区别,但转诊到PPCI医院确实能略微相对减少颅内出血的发生;如果在不能进行PCI的医院中对STEMI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则应在溶栓治疗后最初的3到6小时内最多24小时内,对所有患者尽早转诊进行常规血管造影,而不能只在患者因缺血需要血管造影时才转移溶栓治疗后的患者)3:复苏后保护脑、肺、肾。复苏后无意识的行脑复苏为心肺复苏关键:亚低温治疗是唯一经过证实的能改善神经系统的措施,所有在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昏迷(即对语言指令缺乏有意义的反应)的成年患者都应采用TTM(目标温度管理),目标温度选定在32°C到36°C之间,并至少维持24小时。降低体温方法最好采用体内血管降温方法(需要专门的设备仪器、医院不具备),另外可采用冰毯、大量冰袋或输注等渗冷冻液体等方法。现在建议必须在TTM(目标温度管理)结束72小时后才能做预后评估;对于未采用TTM的患者,应当在恢复自主循环72小时后做预后评估。其他方法:脱水降颅压、防止抽搐(安定10mgiv)、增加脑血流灌注(抗凝血疏通微循环、钙离子拮抗剂解除脑血管痉挛)。急诊老大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dhu.com/hbyx/110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