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分娩后出现的自责、失眠、焦虑、悲伤、哭泣、烦躁,严重者可以出现幻觉或自杀等一系列症状。
女性生产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家庭因素、心理变化会导致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的变化。
产后抑郁症一般在产后6周内就会出现首次发病,产后6个月发病的现象较为多见,产后12个月及产后18个月发病相对少一些。
随着时间及环境的改变,发病持续时间会有所不同,少则3~6个月,严重的可能持续1~2年。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诱发产妇出现产后抑郁。
1.产妇身体状况。
产后有腹痛或盆腔痛或其他伤口痛,疼痛日久,同时还要面临一些工作,无法向他人倾诉,只好委屈自己,导致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悲伤、哭泣、烦躁等。
2.产妇的分娩方式。
生活中可见,剖腹产后抑郁的症状要比自然分娩出现产后抑郁症状多一些,尤其是顺转剖的产妇更易出现情绪异常。
剖腹产后产妇出现焦虑,尤其是听见孩子哭闹的时候,心中特别烦躁,常常胡思乱想,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认为前途暗淡,毫无希望,感到生活没有意义,想离家出走,甚至企图自杀。
3.夫妻关系的好坏。
夫妻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妇产后是否抑郁,家庭暴力导致产后吵架、对婚姻满意度较低,缺乏亲人的支持和帮助,尤其缺乏丈夫的支持,导致产妇心中一直闷闷不乐,即使其间有过几天或1~2周的情绪好转,但很快又陷入抑郁。
4.产前是否抑郁。
产前抑郁越明显,产后抑郁发生的可能性也会越大;产前抑郁越严重,产后抑郁的症状也会越重。
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要引起注意,产后抑郁的现象容易发作。
5.产妇自身性格。
平时情绪不稳定、性格内向的产妇,产后应当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