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抑郁性神经症 > 患病影响

抑郁症问答关于抑郁症,您和家人不得不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的一种精神障碍,是心境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具有相应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学标准、病程标准、严重程度标准。(全文字,仔细读完需要18分钟,为了节省您的宝贵时间,可翻阅红色小标题,直接阅读想要了解的疾病知识,希望本文对您和家人的健康有所帮助。)(一)抑郁症都有哪些症状?症状大体可分为核心症状、心理症状与生物学症状三个方面。核心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愉快感丧失、精力下降;心理症状包括思维迟缓、自我评价下降、自责、自罪、自杀等;生物学症状包括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如果符合了症状学标准,同时上述症状持续存在2周以上,对工作、学习和生活有肯定的影响,就高度怀疑是否患有抑郁症。当然,需要专科医生经过系统评估后方可做出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不同,抑郁症又可分为轻、中、重度。(二)抑郁症是遗传性疾病吗?抑郁症会不会通过基因遗传,没有一个定论,但是我们也发现它的确存在明显的家族集中性。家系调查发现,抑郁症患者的亲属患本病的概率比一般人群高10~30倍,而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的几率越高。有研究表明,如果父亲或母亲中有1人罹患抑郁症,他们的子女罹患抑郁症的几率约为20%。成长于不同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两人均罹患重度抑郁症的几率近7成。说明抑郁症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是这仅能说明抑郁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它与遗传性疾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会不会罹患抑郁症并不是完全由基因决定,抑郁症的致病因素还包括其他社会、心理因素。对轻度抑郁症患者来说,社会、心理因素对发病的影响远比遗传因素大得多。(三)父母教养方式对抑郁的发病有影响吗?有研究显示,如果父母持有温暖、接纳、爱护的态度,其子女多能自我接纳、愉快和情绪稳定。在乐观、自信的环境下生活,也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人格。反之,父母对子女缺乏理解,使子女缺乏安全感,失去对周围环境的信任,产生无助感、孤独感。父母对孩子惩罚、过分苛刻和严厉,易使子女产生罪恶感、耻辱感和自我谴责。长此以往,子女常会产生无价值感、无能力感、被忽视感、进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丧失对生活的信心。久而久之,长期的负性事件的积累就会产生抑郁状态。(四)抑郁是一种精神疾病吗?很多人认为,抑郁症不同于精神分裂症,它不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只是心情不好罢了,通过自身的调节完全可以恢复。然而,从广义范围讲抑郁症也是一种很常见的精神疾病。当今社会,抑郁症折磨着千千万万的人,这其中包括儿童、青少年、中年人以及老年人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疾病,几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因此抑郁症被称为精神病学上的“感冒”。(五)何谓抑郁症的“三低”?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可概括地称为“三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减退,也是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的三条核心症状。情绪低落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在疾病刚开始的短时期内,可表现为各种情感体验能力的减退,无精打采,对一切事物不感兴趣;病人常自觉思维迟钝,联想迟缓,缺乏主动言语,即使应答,也反应迟钝,低声细语,内容简短,或仅见嘴唇微动而不发声;意志减退表现为患者常呆在床上或独居一隅,懒于梳洗,一言一行都必须克服重大的阻力才能进行。正确理解抑郁症的“三低”症状对于早期识别抑郁症及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六)什么是抑郁症的“六无”症状?谈到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人们有时会简单概括为“六无”:无兴趣,即对原来喜欢的事情失去兴趣和愉快感,整个人变得麻木不仁,无欲无求;无望感,即自觉前途黯淡无光,毫无希望,觉得世界的末日即将到来;无助感,即觉得自己孤立无援,没有人能够帮助自己,觉得自己很软弱;无动力,即不愿上班,也不愿与外人交往,日常生活都需要别人督促,精神和身体都丧失了活力;无用感,即感觉自己没有价值,什么也干不了,一无是处,是个十足的废物,对社会毫无用处,活在世上是别人的累赘,常有自责自罪感;无意义,即觉得活着很痛苦,毫无意义,觉得度日如年,生不如死。有的患者可产生轻生的念头,甚至采取自伤的行为。(七)我们常常听说抑郁的“三自”指的是什么?自责、自罪及自杀,这是抑郁症比较常见的症状。因为抑郁症患者通常会放大自己的错误,贬低自己的成绩,认为自己很无能,偶尔出现一次小失误就会反复责备自己(自责),甚至会全盘否定自己。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产生罪恶感,认为自己是个罪人,对不起父母朋友,甚至对不起社会(自罪)。病情再进一步发展可能达到自杀的程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出现自杀观念,认为活着没意思,不如死了好;第二阶段是自杀企图,制定自杀计划;第三阶段是自杀行为,履行自杀计划,这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当然并不是每个患者都会从自责发展到自杀。(八)情绪低落的人一定是患了抑郁症吗?情绪低落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然而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就像感冒一样普遍和常见,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如我们在遭遇挫折时的情绪反应,丧失亲人时候的哀伤反应。这些都是一种适应性的反应,正常人也会出现。有情绪低落的体验并不一定就是患了抑郁症。抑郁症的情绪低落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持续一定时间,且对社会功能有影响。这就是我们说的诊断抑郁症要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学标准、病程标准、严重程度标准。同时还要排除引起抑郁的器质性原因,如是否患有甲状腺机能减退等躯体疾病,是否有酒精滥用和依赖史等。(九)何谓产后抑郁?产后抑郁症(post-nataldepression)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障碍。其表现与其他抑郁障碍相同,情绪低落、快感缺乏、悲伤哭泣、担心多虑、胆小害怕、烦躁不安、易激惹发火,严重时失去生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悲观绝望、自伤自杀。在分娩后的第一周,约50%~75%的女性出现轻度抑郁症状,产后一个月内抑郁障碍的发病率是非分娩女性的3倍。(十)产后抑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产后抑郁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抑郁障碍在女性分娩之后的首发、复发或加重。多在产后2周发病,产后4周~6周症状明显。患者常感觉心情压抑、悲伤,整日忧心忡忡,唉声叹气,常无缘无故地长时间哭泣;对自己的婴儿、家人和朋友冷淡;无法从日常生活及活动中获得乐趣,体验不到照看婴儿的快乐,对婴儿的







































白癜风国际诊疗技术高峰论坛
白癜风影响力人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dhu.com/hbyx/10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