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03:15,手机屏幕微弱的冷光映在一张油光满面的憔悴脸庞上。对话框里的字被反复敲下又逐一删除,斟酌许久。“不好意思,我希望请一周左右的假。”闭着眼按下发送键后,我将手机丢到枕头下,与那堆数次浸透眼泪的面纸作伴。这是我一个周内第三次请假。在未尽力工作的愧疚感与夜不能寐的崩溃感的这场大型拔河比赛中,我被压在后脑勺的那块大石胁迫着,输得一败涂地。我讨厌这样不思进取的自己,可如何才能努力起来呢?以上是一位抑郁症患者的自白。
《丈夫得了抑郁症》是一部在我收藏夹里躺了很久的电影,借着一个无所事事的夜,希望也能与男主分享他从这个世界得到的爱与理解。电影的镜头延续了多数日本影片的小清新风格,每一帧的触感都十分细腻,像一幅暖色调的拼布剪贴画。剧情以男主高崎干男的生活节奏脱轨开始,从他一大早站在镜子前发呆,平常轻而易举的事都变得寸步难行,越来越难以应付日常的工作,到头痛欲裂,身体沉重,面对着垃圾箱发呆许久并自言自语“这些都是没用的东西啊”。在确诊抑郁症后,其妻晴子以离婚要挟他辞职休息一段时间,从此二人开始了与抑郁症抗争的一段艰辛时光。在就诊的时候,医生提到「うつ病は心の風邪」(抑郁症是“心灵的感冒”)。它是一种让人感受到自己生病的状态,而非高崎辞职时主管说的“不要为工作发牢骚了”的低落状态。这也是当今多数人对抑郁症最常见的误解。整部影片看下来,印象最深的有两处地方:一为晴子陪高崎辞职时,一句“每天都这么挤,辛苦你了”让高崎在电车上嚎啕大哭;二为高崎在浴室自杀时晴子及时推门而入,二人抱头痛哭。相信许多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印象最深刻的也是高崎哭泣的场景,无论是做不好饭时的自责,尽不了责任时的无助,或仅仅是情绪崩溃时的爆发。似乎哭泣也成了许多人给抑郁症贴的一个标签,在他们的印象里,抑郁症患者大抵都是终日以泪洗面,彷徨无助的受害者。事实上,虽然眼泪与过度敏感确实是众多抑郁症患者甩不掉的“伴侣”,但所爱之人的理解与扶持,却无异于一针持久的镇定剂。影片中面对高崎极度崩溃时的自责拷问“要怎么努力才好啊”,晴子在他身旁抱住他,轻轻说了一句:“如果痛苦的话,就不要努力了。”
这句话是晴子投稿的出版社负责人送给她的,在给予她方向的同时,也成为她给予高崎的最令人心安的陪伴。仗着这份温柔,高崎得以暂时从苦痛中逃离片刻,露出久违的笑容。我接触过很多抑郁症患者,他们平常也只不过是联系人列表某个角落里缄默的一分子,却暗自怀揣着令人寸步难行的巨大痛苦。每次同他们聊天的时候,这种痛苦便不自觉地在他们的语言中流露出来:
“我好像做不到了。”“我好累。”“我…好想去死。”“我真的很没用,连这样的小事都做不好…”“我一定给你们添了很多麻烦吧,是不是我消失就会好了呢?”
影片中高崎无数次喃喃自语的这些台词,其实是每个与抑郁症共生的个体都有过的内心独白。但正如医生所言:“抑郁症就像钟摆一样,时好时坏,会呈螺旋形慢慢好转。”影片中高崎也不止一次表现出轻松愉悦的状态,他试图拥抱整个世界的温柔姿态,让旁人为之喜悦。虽然莫名的悲伤还是会接踵而至,例如高崎因为午觉睡不着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大白天睡觉我可做不到,太对不起社会了。”在晴子抱着他的时候,聊起他们的宠物高崎イグ,晴子提到爬虫类是冷血动物,高崎却痛哭失声:“我也想成为爬虫类。”
然后晴子拉着高崎的手放在自己胸前,用极其温柔的语气说:
“变成爬虫类,可就没有温暖了啊。”高崎停止了哭泣,像是在这份突如其来的温柔中与自己和解了。抑郁症其实并不可怕,尽管它来势凶猛的时候像黑狗咬住脖颈,但长久且温暖的陪伴,是比药物更有效的治愈方式。即便低气压还是会不时盘旋,但在这个接受自己不完美并试图与世界和解的过程中,收获到的温暖与善意,也使得痊愈后的生活更加平稳快乐。影片的最后,高崎在演讲上说道:“无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是能以最真实的姿态生存的自己。不论是生病的人本身,还是在他们周围支持着的人,他们的生活姿态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我之前也无意中提起过:“最大的愿望,是以一种认真的姿态同这个世界和解。”
对抑郁症患者而言,与疾病相处更像是一种类似于渡劫的存在,捱过最暗无天日的阶段,所有的乌云都会消失,然后阳光就会探出头来,明亮又温柔,像一个顽皮的孩童。“谢谢你们的陪伴,让我不必一直在哭泣中度过。”
Asakusa投食问路??